卫奕信(2023最新卫奕信百科介绍)

由网友(婊胸魅)分享简介:卫奕疑,蒂利安的卫奕疑男爵,KT,GCMG(David Clive Wilson, Baron Wilson of Tillyorn,一九三五年二月一四日-),迟年以魏德巍为中文译名,英外洋接官,现任苏格兰皇野教会会少,生知中国是务,曾于一九八零年月卖力取中方草拟《中英结合声亮》,厥后又正在中英结合联结小组中担负尾任英方...

卫奕信,蒂利安的卫奕信男爵,KT,GCMG(David Clive Wilson, Baron Wilson of Tillyorn,1935年2月14日-),早年以魏德巍为中文译名,英国外交官,现任苏格兰皇家学会会长,熟知中国事务,曾于1980年代负责与中方起草《中英联合声明》,后来又在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担任首任英方首席代表。在1986年12月,时任香港总督尤德爵士突然逝世,英国政府遂决定以卫奕信接任港督。卫奕信于1992年7月卸任港督,在离任前不久他获英廷册封为终身贵族。

中文名

卫奕信

毕业院校

牛津大学

出生日期

1935年

外文名

David Clive Wilson

国籍

英国

职业

外交秘书、编辑、教师

简介

卫奕信 搜狗百科

卫奕信,英文名David Clive Wilson ,苏格兰人。1935年生。毕业于牛津大学,专攻近现代历史,1958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投入英国政界,在外交部东南亚司出任驻老挝三等秘书。

1960年到香港,在港大学习中文两年,对香港有了初步了解。1963年被调派北京,任英国驻华代办处1等秘书,又对中国政府有所了解。1965年调回英国外交部,任职远东司,为一等秘书。1973年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1974年重返外交部工作3年半。

1977年再次到香港,出任港府政治顾问,辅助当时的港督麦理浩。1979年陪同麦理浩访问北京,受到邓小平的接见,1981年应广东省省长刘田夫之邀,与布政司姬达同访广东。当时用名“魏德巍”。同年调回外交部任南欧司司长。1984年升为主管亚洲太平洋区外交及联邦事务部次官,并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首席代表,顺利地完成了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1987年4月出任香港第二十七任总督,并被封为爵士。同时改名用卫奕信。4月9日,他在就职典礼中致词说,中英《联合声明》必须稳步实施,将竭尽所能,确保香港繁荣。10月7日,他在立法局发表就任后第一个施政报告,提出7项具体的决定和建议,着重增强香港经济能力和提高生活素质,政制改革,必须确保香港的稳定发展,不能危及香港社会的安定局面。在他任内,虽然经历了较大政治与经济风波的冲击,但香港社会的政治局势基本是稳定的,经济仍呈迅速上升势头,城市建设及社会福利也取得了很大成绩。1987年青荃大桥建成;1989年第二条海底隧道通车;奔达中心、会议展览中心、交易广场及新中银大厦这些8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均于1988年竣工;红磡湾、西九龙,中区——湾仔及青洲4个填海区的工程于1987年动工,新市镇将军澳亦在任内建成,居者有其屋的计划正在逐步实行。卫奕信在卫奕信任港督期间,还有两项宏伟工程值得一提,一是香港第三间大学——科技大学建成,1991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可容纳学生2000余名,全部完工可容纳学生1万人,这是香港教育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作品。二是位于大屿山赤腊角的新机场工程的兴建,该机场建成,可大大增强香港立体交通枢纽的空间运输能力。鉴于他在香港4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英廷特授其勋爵衔。1992年7月任满离港。

家庭

卫奕信在1967年与黎丹霞(Natasha Helen Mary,旧译“颜丽珊”)结婚。两人育有两子,长子亦有中文名,名为卫安德(Andrew Wilson)。卫安德与父亲一样,早年加入英国外交部,并曾被派到北京工作。

卫奕信在剑桥、爱丁堡,以及西鸭巴甸郡的蒂利安皆置有物业。此外,他的兴趣包括除了看戏和阅读外,还有登高远足。在1981年,他就曾随英国公格尔山探险团,登上中国的昆仑山脉;此外,卫奕信径之所以以他命名,正是因为他爱远足之故也。

卸任以后

在卸任以后,卫奕信在英国出任了多项公职。在1993年,他加入了苏格兰水力发电公共有限公司(Scottish Hydro-Electric plc),担任主席;至1998年的时候该公司与另一电力公司合并,改组成苏格兰与南方电力公共有限公司(Scottish and Southern Energy plc),并继续由他任主席至2000年。另外,卫奕信亦曾自1993年至2003年出任马田柯里太平洋基金公共有限公司(Martin Currie Pacfic Trust plc)之总监;以及自1993年至2002年担任英国文化协会理事会成员,当中又自1993年至2002年出任协会之苏格兰委员会主席。卫奕信访问中国另一方面,卫奕信自1998年至2000年担任苏格兰贵族协会副主席,2000年至2002年又任该会主席。此外,他于1999年至2002年担任苏格兰教堂计划之受托人;自1993年至2000年出任英国工业联合会苏格兰议会成员;自1992年至1997年担任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校务委员会委员;以及自1994年至2005年担任格兰诺蒙特学院之议会成员,当中更在2000年至2005年任议会主席。除了上述公职,卫奕信还在1993年起出任英国不丹学会主席;1996年起出任苏格兰皇家地理学会副会长,到1997年起又出任鸭巴甸大学校监。鸭巴甸大学校监是一项荣誉职位,一般而言,卫奕信将会终身出任此职。另外,自1999年起,他出任全国苏格兰博物馆的受托人,到2002年起兼任主席。而在2000年起,卫奕信又被任命为首相商业任命顾问委员会委员,同时还出任苏格兰大学卡奈基基金之受托人;自2001年起,他担任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登记官;以及自2002年至2008年出任剑桥大学彼得学院院长。在2008年10月,他获委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主席,在此以前,他曾于2000年起当选该会院士,并于2002年当选该会国际委员会召集人。

在2000年,卫奕信获英女王伊莉莎伯二世亲授蓟花勋章,以答谢他对英国多年的贡献。蓟花勋章地位尊崇,是苏格兰人所能获授的最高骑士荣誉。此外,卫奕信亦曾于2004年担任鸭巴甸市市议会议员。

虽然在卸任港督后离开香港,但卫奕信仍十分关注香港的事务。自1994年起,卫奕信一直是英国的香港工商协会荣誉主席;此外,他亦不时出席香港特区政府在英国举办的活动,当中,香港特首曾荫权曾在2005年11月访问伦敦,期间出席贸易发展局的周年晚宴。当时卫奕信也有出席晚宴,并赞扬曾荫权是一个杰出的特首 。另一方面,卫奕信曾在2005年1月访问香港科技大学;以及在2006年于香港大学接受荣誉博士学位。于2011年出席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典礼并致辞。

以他命名的事物

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1992年12月于香港湾仔成立。文物信托之宗旨是保存及保护香港的文物。

卫奕信径,1996年正式启用,位于香港,全长78公里,分10段由南至北越过香港众多崇山峻岭,是全港第2长的远足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