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油杉(松科油杉属乔木)

由网友(起个昵称好难)分享简介:云南油杉(教名:Keteleeria evelynianaMast.)是紧科、油杉属乔木,低可达四零米,树皮粗拙,暗灰褐色,枝条较细,开铺;叶条形,正在侧枝上摆列成两列,基部楔形,渐窄成短叶柄,下面光绿色,球因圆柱形,中部的种鳞卵状歪方形或者歪方状椭圆形,苞鳞中部窄;下部逐渐删严,上部近圆形,种翅中下部较严,上部渐窄。四⑸...

云南油杉(学名:Keteleeria evelynianaMast.)是松科、油杉属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粗糙,暗灰褐色,枝条较粗,开展;叶条形,在侧枝上排列成两列,基部楔形,渐窄成短叶柄,上面光绿色,球果圆柱形,中部的种鳞卵状斜方形或斜方状卵形,苞鳞中部窄;下部逐渐增宽,上部近圆形,种翅中下部较宽,上部渐窄。4-5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1]

分享 经历了12年的轮回,又一个新的鼠年到来 植物与 鼠 相爱相杀的故事

云南油杉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至西部大渡河流域海拔700-2600米的地带,常混生于云南松林中或组成小片纯林,亦有人工林。[1]

云南油杉树干通直高大,木材富树脂,结构细致,耐水湿,抗腐性较强;可供建筑、桥梁、家具等用。[2]

(概述图参考来源:[3]

中文名

云南油杉

别称

蓑衣油杉

裸子植物门

松杉目

亚科

冷杉亚科

云南油杉

学名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植物界

松杉纲

松科

油杉属

命名者及年代

Mast.,1903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粗糙,暗灰褐色,不规则深纵裂,成块状脱落;枝条较粗,开展;一年生枝干后呈粉红色或淡褐红色,通常有毛,二、三年生枝无毛,呈灰褐色,黄褐色或褐色,枝皮裂成薄片。叶条形,在侧枝上排列成两列,长2-6.5厘米,宽2-3(3.5)毫米,先端通常有微凸起的钝尖头(幼树或萌生枝之叶有微急尖的刺状长尖头),基部楔形,渐窄成短叶柄,上面光绿色,中脉两侧通常每边有2-10条气孔线,稀无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每边有14-19条气孔线;横切面上面中部有二至三层皮下层细胞,两侧至下面两侧边缘及下面中部有一层皮下层细胞,两端角部二至三层。

球果圆柱形,长9-20厘米,径4-6.5厘米;中部的种鳞卵状斜方形或斜方状卵形,长3-4厘米,宽2.5-3厘米,上部向外反曲,边缘有明显的细小缺齿,鳞背露出部分有毛或几无毛;苞鳞中部窄;下部逐渐增宽,上部近圆形,先端呈不明显的三裂,中裂明显,侧裂近圆形;种翅中下部较宽,上部渐窄。花期4-5月,种子10月成熟。[1]

生长环境

云南油杉常混生于云南松林中或组成小片纯林,亦有人工林。[2]喜暖耐干旱,具有强阳性、抗旱、耐瘠薄等特点,适生于酸性、中性土壤,其中心分布区年平均温度11.2-18.1℃,≥10℃活动积温3270-6610℃,最冷月平均温度3.8-11.7℃,极端最底温度-7.4℃,年降雨量787-1574毫米,相对湿度70%-80%,水热系数1.5-2.5。

分布范围

云南油杉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至西部大渡河流域海拔700-2600米的地带。[2]

繁殖方法

采种处理:10-11月份球果成熟,采下后曝晒,使果鳞张开,用棒敲击,种子即从果鳞中脱出,晒干扬净。30千克球果可晒1千克种子,每公斤有种子14400-14600粒,发芽率49%。种子含油脂,不耐贮藏,宜随采随播或混沙贮藏,只能贮藏半年。

种子处理:播前用温水浸种催芽。除催芽外,云南油杉种子在播前还常用八八八粉拌种以防止鸟兽害。

适时播种:播种时间宜在3-4月间,清明前后接到雨水便会慢慢发芽出土,在6月中下旬便可开始造林。云南油杉育苗条播、撒播均可。条播行距15-20厘米,撒播时种子要均匀,每公顷播种300千克左右。覆土厚度0.5-1厘米,而且覆土要细。覆土不仅要厚度适当,而且要求均匀一致,否则会造成出苗不齐,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一般覆土采用疏松的苗床土即可,如果苗床土壤粘重,可采用细砂或腐殖质土、锯屑等覆盖。为了减少病害和杂草,也可采用黄心土、火烧土等。播后还要覆草或松针,以不见地面为度。

栽培技术

幼苗出土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久晴不雨或夏季高温、土壤干燥时要及时灌溉,雨后要清沟排水。当幼苗出土达60%-70%左右时,对影响光照,不利幼苗生长的覆盖物,要及时地分2-3次撤除。撤除时间,最好在傍晚或阴天,并注意勿伤幼苗。在条播地上,可将覆盖物移至行间。使之继续起到防止土壤板结、减少水分蒸发、抑制行间杂草滋生的效用,直到幼苗生长健壮后,再全部撤除。及时清除杂草,要注意防止立枯病和根腐病,防止鸟兽和鼠害。一般都在全光下育苗,不必搭荫棚。

整地

根据造林地的种类、植被繁茂程度、土壤状况和造林技术的不同要求,可采用不同的林地清理方式。一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杂草地、灌木繁茂地和准备进行全面整地的造林地都采用全面清理或带状清理;杂草稀疏低矮的造林地可进行块状清理。清理造林地的方法很多,有割除、火烧、堆积、挖除、以及利用化学药剂清理等。整地方式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但都应努力做到: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有利于林木速生丰产。塘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30厘米×30厘米×25厘米。整地一般在当年的3-4月份进行,以保证土壤充分风化,挖塘严格依据设计标准进行,回填土要满,清除塘中的石砾、草根、树皮。

造林

造林时间云南油杉一般以雨季6-7月为最佳造林时间

造林方法:云南油杉喜温湿,造林地要选择土壤较肥沃,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方。为了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可与麻栎、栓皮栎、旱冬瓜混交造林。“百日苗”一般采用植苗造林。起苗时要先松动苗床地土壤,再拔苗,防止苗木被拔断。造林时要将病苗、断苗剔出,用健康苗造林。苗木要随起随运随栽,避免风吹日晒。初值密度一般4440-6675株/平方米。选择阴天栽植,栽植时注意扶正苗木,舒展根系,填土时先用湿润而细碎的的表土填入穴内,填到三分之二左右,将苗木轻轻向上一提,使苗根舒展,踩紧后,把余土填上,再踩。苗木栽植深度,一般要比原来在苗圃内略深一点。为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裁后应在穴面上盖一层松土,即“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栽植技术。栽苗成活的技术关键是穴大根舒展、深浅适当、根土密接。

抚育管理:造林地栽上苗木以后,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遇到死亡植株应尽快补植。造林后4-5年内,要杜绝人员频繁活动和牲畜践踏,制定规章制度,实行专人看管,同时搞好监测观察,防止鸟兽侵害、病虫害危害,发现危害及时防治,林地要随时注意防火。有条件的地方,每年春、夏搞好除草、施肥工作,以保证幼树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主要价值

云南油杉树干通直高大,木材富树脂,结构细致,耐水湿,抗腐性较强;可供建筑、桥梁、家具等用。[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