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浙江省嘉兴市代管县级市)

由网友(我是你转身就会忘的路人甲)分享简介:海宁,别号潮城、潮乡,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位于中国少江3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取绍兴上虞区、杭州萧山区隔江相视,西交杭州余杭区、江畔区下沙,北连桐城市、嘉兴秀洲区。截至二零二二年,下辖八个镇、四个街谈、三个省级经济开垦区,面积八六三平方私里。[一]截至二零二一年,年底常住人嘴一零九.九四万人,二...

海宁,别名潮乡潮城,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上虞区、杭州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余杭区、江干区下沙,北连桐乡市、嘉兴秀洲区 。截至2022年,下辖8个镇、4个街道、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863平方公里。[1]截至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109.94万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30亿元。[2]在2021年8月,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3]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4]

截至2021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学26所、小学28所、中职类学校4所、幼儿园8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23个。[5]

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复置盐官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改名海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升为州。民国元年(1912)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1948)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解放,建海宁县,属嘉兴专区。1986年11月,撤海宁县,设海宁市,属嘉兴市。[1]

海宁市的景点有海宁盐官观潮景区、鹃湖公园、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徐志摩旧居、梁家墩景区、神龙湾森林、金庸旧居、海宁东山公园 、海宁市泰山港水源生态湿地、神仙湖生态公园等。[1]

中文名

海宁市

外文名

Haining

别名

潮乡、潮城、皮革之都

地区生产总值

1196.30亿元(2021年)[2]

人均生产总值

168243元(2021年)[2]

政府驻地

海洲街道

邮政编码

3144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北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

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海宁话

市花

紫薇花

历史名人

王国维、徐志摩、金庸、蒋百里

建成区面积

52.84平方公里(2017年)

荣誉记录

2018年11月、海宁市入选“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

党委书记

曹国良

面积

700.5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109.94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东浙江嘉兴

下辖地区

8个镇、4个街道

电话区号

0573

著名景点

海宁潮、海宁中国皮革城、盐官古城、王国维故居、徐志摩故居

机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火车站

海宁城站、海宁西站(高铁站)

车牌代码

浙F

行政代码

330481

城市精神

敬业奉献、猛进如潮[6]

城镇化率

61.5%(2017年)

市长

许红莲

建制沿革

海宁 浙江省辖 嘉兴市代管县级市 百度百科

海宁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据考古资料证明,距今6000~7000年间,在海宁土地上已有先民生息。

在春秋战国时,海宁是越、吴、楚的武原乡、隽李乡、御儿乡属地。秦时在海盐县、由拳县境内。

东汉建安八年(203)陆逊在此任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都尉治所在在盐官镇南10千米。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析海盐、由拳,置盐官县,属吴郡,隶扬州,为海宁建县之始。

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置海宁郡,寓“海洪宁静”之意,辖盐官、海盐、前京三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废钱唐郡,并桐庐、新城入钱唐县,割吴郡盐官(今海宁)、吴兴郡余杭,及富阳、於潜共5县置杭州,盐官始属杭州。

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复置盐官县。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盐官属江南东道余杭郡。

五代属吴越国杭州。

北宋属两浙路杭州。

南宋属临安府。

元贞元年(1295)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改名海宁州,[7]属杭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升为州。

民国元年(1912)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1948)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解放,建海宁县,属嘉兴专区。

1958年10月海盐县并入海宁县。

1961年12月海盐县恢复,原海盐的狮岭公社留属海宁。

1986年11月,撤海宁县,设海宁市,[8]属嘉兴市。

行政中心

历史上海宁县治长期在盐官镇。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迁移袁花一带乡间及县境以外,抗战胜利后设于硖石镇,后还治盐官镇。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移驻硖石镇。

2003年原硖石镇区拆分为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市政府迁至海洲街道。

乡镇区划

据散见于典籍金石部分的记载,唐以前有二市、三镇、七乡、七里、四村。

宋咸淳间(1265-1274),县辖6乡。

元初有10乡,后并为6乡。明时有6乡,统3镇32都。

清雍正六年(1728),设6乡、4镇和市都、安都、石都、上下都。宣统二年(1910),有1城、2镇、5乡共8个自治区。

民国初沿袭清制,后推行村里制、保甲制,行政区划多次变动。民国34年(1945),全县4个区、55个乡镇;民国35年缩编为44个乡镇;民国36年又调节器整为25个乡镇。

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建7个区、25个乡镇。1950年改为6个区、68个乡镇。1956年撤销区建制,设22个乡、68个乡镇。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海盐县并入海宁,合建13个人民公社。

1959年,恢复5个镇的建制。

1961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设7个镇、37个公社;12月,海宁、海盐分县,海宁置24个公社、5个镇。

1984年撤社建乡,全县5镇、23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批乡陆续建为建制镇。

1998年全市15个镇、10个乡。

1999年11月,调整为14个镇、4个乡。

2000年,海宁市辖14个镇、4个乡。

2001年10月,优化完善乡镇行政区划,全市调整为13个镇。

2003年11月,行政区划进一步优化调整,全市设8个镇、4个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海宁市下辖4个街道、8个镇。[9]

区划详情

4个街道: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

8个镇:许村镇、长安镇、周王庙镇、盐官镇、斜桥镇、丁桥镇、袁花镇、黄湾镇。[9]

自然环境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6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气候环境

海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暖季受热带海洋气团调节,盛行东到东南风,气候温润,降水较丰;冷季受副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北到西北风,气候干寒,降水偏少。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光、温、水配合较好。境内除东南部丘地和沿江高地外,平原地域气候差异较小。无霜期较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唯气候多变,尚有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出现。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以丁桥的“碰头潮”,盐官的“一线潮”,盐仓的“回头潮”闻名天下。

人口

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109.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7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714079人,按性别分为男性346360人,女性367719人,人口性别比为94.19(以女性为1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26‰,人口死亡率为6.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9‰。城镇化率为70.4%。[2]

民族分布

海宁市属于少数民族散居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海宁市常住少数民族仅有回族,壮族,苗族3个,342人。随着经济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开拓,大量境外劳动力涌入海宁民营企业。1998年,海宁市有少数民族18个,391人。

2006年底,海宁市常住少数民族增至22个,共有1299人。分别是壮族、苗族、回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畲族、满族、布依族、瑶族、侗族、朝鲜族、白族、黎族、仡佬族、锡伯族、傈僳族、土族、藏族、佤族、哈尼族、仫佬族等。

政治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许红莲
常务副市长
严加友
副市长连永刚、沈勤丽、任博、徐洪华、王一鸣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曹国良
市委副书记许红莲

参考资料来源:海宁市人民政府网[10][11]


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42亿元,下降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2.03亿元,增长8.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20.05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4.85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57.8∶40.5。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68243元,增长6.2%,按平均汇率计算为26078美元。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40亿元,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40亿元,增长5.9%,其中用于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农林水等的民生支出84.97亿元,增长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6.3%,比上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4%。从分类情况看,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六涨二跌”的格局,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1%,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9%,居住价格上涨0.9%,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5%,衣着价格下降2.0%。[2]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5%。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3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9.26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1.08万亩。经济作物中,油菜播种面积2.39万亩,增长11.2%,蔬菜播种面积16.31万亩,下降0.6%。粮经种植比调整为58.13∶41.87。全年粮食总产量12.20万吨,增长0.3%;蔬菜总产量28.35万吨,增长0.9%;油菜籽总产量0.41万吨,增长8.1%。

2021年全年生猪饲养量5.66万头,比上年下降22.9%,家禽饲养量1186.30万只,下降7.5%。全年肉类总产量1.89万吨,下降4.6%;蚕茧总产量0.20万吨,下降26.1%;水产品总产量2.16万吨,下降2.0%。

2021年年末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3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含联合社)176家,家庭农场648家。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83个,绿色食品29个,有机食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全市共有浙江省名牌农产品5个,知名农业企业1个,嘉兴市名牌农产品2个。

2021年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总投入13.23亿元,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22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7.73千公顷,整治及疏浚河道94.62 千米。

2021年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14万千瓦,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8.0%,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9%。入选首批省级特色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重点环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4个。

2021年全市共有绿色秀美村12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7个,省级特色精品村21个。2021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51亿元,村均600万元,17个村(社区)村级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8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股份分红+积分奖励”,分红金额达3370万元。[2]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44.79亿元,比上年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41.20亿元,增长18.6%,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360.00亿元,增长23.2%,重工业实现产值1081.20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123.46亿元,增长17.8%;出口交货值506.99亿元,增长18.7%,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0.9%。

2021年,规模以上机械行业、金属制品业、电子行业和纺织行业实现较快发展,增加值达到42.01亿元、32.75亿元、36.39亿元和147.15亿元,分别增长18.5%、18.1%、15.4%和14.1%。新兴产业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分别达275.46亿元、178.13亿元、133.10亿元和96.09亿元,规模以上健康产品制造业、厨电行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5%、17.1%、16.3%。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2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现利税187.68亿元,增长30.2%,其中利润127.55亿元,增长40.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2.16亿元,增长16.1%;股份制企业22.22亿元,增长3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6.25亿元,增长29.3%;私营企业75.17亿元,增长52.8%。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2.0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0%。[2]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84.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08.08亿元,增长1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7.8%、37.5%和29.9%。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非国有投资增长4.7%,占74.0%;工业投资增长9.8%,服务业投资下降1.5%。社会事业投资增长42.9%,制造业投资增长10.5%,民间投资增长8.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3%。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0.6%,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6%。新开工施工面积215.35万平方米,下降3.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1.51万平方米,下降21.1%,商品房销售额271.31亿元,下降15.0%。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68亿元,比上年增长7.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71.44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25亿元,增长7.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59.90亿元,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79亿元,增长24.0%。

2021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351.1%,五金、电料类增长107.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8.0%,金银珠宝类增长66.0%,中西药品类增长2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0%,书报杂志类增长9.5%,汽车类增长9.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56.7%。

2021年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1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4个。全年市场交易成交额313.31亿元。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52.69亿元,增长19.6%,其中,出口总额595.53亿元,增长19.6%,进口总额57.17亿元,增长19.9%。全年完成一般贸易出口549.78亿元,增长17.7%;完成加工贸易出口45.68亿元,增长48.3%。

2021年,在出口总额中,外资企业出口126.80亿元,比上年下降1.3%;内资企业出口468.72亿元,增长26.9%。在出口产品中,机电高新产品出口157.41亿元,增长15.0%。从出口市场情况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出口234.69亿元,增长21.8%。

2021年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4家,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实际利用外资2.62亿美元,下降20.9%。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8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3.84亿元,增长10.0%,非金融企业存款737.62亿元,增长17.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15.26亿元,增长22.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36.61亿元,增长21.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378.60亿元,增长22.2%。

2021年年末全市境内上市公司13家。

2021年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8.88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08亿元,下降3.4%;人寿险保费收入18.80亿元,增长3.2%。保险机构保险赔款支出7.61亿元,下降20.7%。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6.55亿元,增长12.3%;人寿险赔款支出1.06亿元,下降71.8%。[2]

文化

海宁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太湖片的地域和人口都占吴语总体的65%以上。可再分为毗陵(常州)、苏沪嘉(苏州-上海-嘉兴)、苕溪(湖州)、杭州、临绍(临安-绍兴)、甬江(宁波)六小片。片与片之间语法,词汇,发音差异不大,仅是语调有所区别,能作基本沟通,其中以苏州为中心的苏沪嘉小片和以常州为中心的毗邻片吴语因其发音特点而常被称作“吴侬软语”。

狭义海宁话指硖石话,是海宁市政府所在地硖石片区的方言。

广义海宁话还包括其他各街道和镇、乡的方言,主要有斜桥话、丁桥话、周王庙话、郭店话、袁花话、黄湾话、盐官话、长安话、许村话等。

地方节日

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

1993年起,每年一届

海宁是中国皮衣、裘皮时尚的源头和风向标,因此每一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都是皮革业界的年度盛事。其中,皮革、裘皮服装流行趋势发布是皮革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

海宁中国家纺博览会

2001年起,每年一届

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主办,海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博览会于2001年落户许村。自博览会开展以来,每年有近3000余位来自北京、山东、四川成都、广东等全国各大市场以及海外的客商前来参展交流,参观采购。

中国国际(海宁)钱江观潮节

1992年起,每年一届,农历八月十六到八月十九

每年在海宁盐官由浙江省旅游局、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在继承传统观潮风俗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大型歌舞和传统民俗风情展示活动,再现了古代沿江百姓祭潮治患、喜庆安澜的恢弘场面。央视多次直播“海宁潮”及海宁观潮盛况,让全国乃至世界既看到了“天下奇观”海宁潮的壮观,又感受到钱塘江畔独特的“潮文化”内涵。

中国海宁国际轮滑节

2010年起,每年一届

中国海宁国际轮滑节由国际轮滑联合会速度轮滑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轮滑协会、浙江省体育局、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海宁市人民政府承办,海宁国际轮滑运动中心和浙江中创文体经纪有限公司协办。国际轮滑节将轮滑运动和城市文化完美结合,安排了包括比赛、文化表演、休闲、娱乐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国内外的轮滑爱好者将在轮滑星城海宁充分体验节日的精彩与快乐。

地方特产

海宁皮革制品,硖石灯彩,海宁缸肉,斜桥榨菜,庆云千张,长安宴球,盐官菜刀、冬菜,丁桥八宝鸡。

交通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2021年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61公里(乡道以上)。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2658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铁路9882吨,下降75.9%,公路1810万吨,下降0.4%,水运847万吨,增长1.1%;完成货物周转量26.87亿吨公里,增长0.9%,其中,公路15.77亿吨公里,增长0.8%,水运11.10亿吨公里,增长0.9%。全年客运量276万人,其中,铁路190万人,公路86万人;客运周转量1.42亿人公里。

2021年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0.31万辆,比上年增长5.6%,其中个人汽车26.80万辆,增长6.1%。[2]

社会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8.3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0%。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8家。全年财政科技投入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经各级批准鉴定科技成果52项,其中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6项,1个项目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4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首批列入898项。全年专利授权639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12项。技术市场活跃,全年经认定登记和网上技术市场等签约的技术合同金额20.37亿元。[2]

教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小学28所,普通中学26所,中职类学校4所,幼儿园8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段教育稳步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9.95%。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700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166人,初中在校学生19534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学生52256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职业高中在校学生4799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4083人,普通中专在校学生276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33人。学龄前儿童在园幼儿数27764人,学龄前幼儿三年净入园率为99.95%。

2021年全年参加普通高校升学考试报名3094人,上线3044人,上线率为98.67%, 录取3000人,报考录取率97.24%;参加高职单考单招报名936人,录取910人,录取率97.22%。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年末电大在校学生4425人,全年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报考1246人,合格率达48.2%。全年农村共有26.89万人次接受了各类文化技术培训。[2]

高等院校: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

普通高中海宁市高级中学,海宁市第一中学,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海宁市第二中学,海宁市第三中学,海宁中学,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

职业高中:海宁市卫生学校,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23个,卫生技术人员7715人,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091人,增长17.8%,注册护士3393人,增长15.8%;医疗床位数4779张,增长0.6%。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100%。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04.81/10万,比上年下降15.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43‰,比上年上升1.44个千分点,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0。“五苗”接种率与基层就诊率均保持在95%以上。[2]

文化事业

2021年全市共有文化馆总分馆13个;图书馆总分馆20个、企业分馆5个、专题馆3个、静安智慧书房19个、礼堂书屋43个、“健心客厅”5个;现有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11个。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30.67万册、件,比上年增长6.4%。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场次3078场;全市“美丽大舞台”演出场次60场;文化走亲活动274场;文化下乡870场。举办各类培训班5021场次,培训人员15.85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活动459次、讲座1615次。全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案卷数120.36万卷(件),比上年增长11.1%。有电影放映单位20个,全年电影观众122.95万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365场,观众18.51万人次。全年出版《海宁日报》303期,共出版1064万份。[2]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年新增专项体育场地128片,健身器材600件,全市54所学校和3000余个全民健身点向市民免费开放。全年在省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国家级金牌8枚、省级金牌33枚、嘉兴市级金牌133枚。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全年共组织全市性体育活动127项,参加比赛运动员2.9万人次。大力支持举办体育赛事,全年共举办省级以上赛事30余项。[2]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0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

2021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15元,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1615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943元,增长15.1%。其中,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4.8%和23.4%;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最快,增长了43.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

2021年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83辆;计算机110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108台;移动电话326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295台;彩色电视机245台、电冰箱(柜)101台、洗衣机102台、空调284台、热水器144台。[2]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年共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79期,提供就业岗位10.72万个。全年创业培训1993人,农村电商培训44人。着力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年内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341人。全年登记失业人数7923人,登记失业率为1.82%。

2021年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42万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48.77万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1.27亿元,收缴失业基金1.39亿元,劳动保障部门为5.17万人次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41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40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01万人。户籍人员参保率达99.85%。

2021年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7个,提供夜间照料床位 3091张,收养1627人。除医疗救助外的社会救济总人数(包括低保人数)达4845人,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342人,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571人和2771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额2371万元。

2021年年末拥有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29个,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229个,开展公益创投项目294个,共提供服务活动13.74万人次。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覆盖12个镇(街道)。[2]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全市总用水量3.10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34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13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0.4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84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0.2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0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288立方米。全年全市降水量为1332毫米。[2]

城市建设

2021年建成区面积为56.80平方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5%,绿地率达3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78平方米。城市排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实施工程19.54公里。供水网络不断扩展,供水管总长达1289.93公里。天然气利用工程完成管网敷设4.49公里,总长度达478.66公里。

2021年年末有极轨卫星接收站1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33个。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到90.4%,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PM2.5年平均浓度保持在29微克/立方米。

2021年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良好”评价,14个地表水嘉兴市控以上断面中Ⅲ类水断面占比85.7%,比上年提高14.3%。全市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2021年全年共审批(备案)新、改、扩建工业性建设项目442个,计划环保投资4.79亿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开展“无废工厂”建设20家;10个“无废园区”启动建设;46家企业开展固废管理规范化创建。至年末,已创建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3个;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4个;绿色学校国家级1所,省级24所,嘉兴市级47所;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1家,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8家。[2]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工贸企业、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等)18起、死亡14人、受伤9人,其中,生产经营类道路交通事故12起、死亡9人、受伤4人。[2]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4亿元,增长12.7%;电信业务收入10.67亿元,增长6.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21万户,下降13.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6.17万户,增长0.4%;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35.49万户,增长7.3%。

2021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574.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8%,接待海外游客0.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28亿元,增长4.7%。[2]

旅游

评定的 “海宁十景”:

1.天下奇观—海宁潮

2.宰相府第—宰相府第风情街

3.庙宫迷踪—海神庙

4.观潮胜地—观潮胜地公园

5.华彩皮都—海宁中国皮革城

6.紫薇揽秀—西山公园

7.智标晨旭—智标塔

8.诗楼新月—徐志摩故居

9.静安精舍—王国维故居

10.路仲探幽—路仲古镇

文物古迹

2015年1月,海宁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文保点124处。

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编号级别名称时代地址公布日期
1国家盐官海塘、海神庙盐官镇南门外、春熙路150号2001.6.25
2国家安国寺经幢(三尊)盐官镇北寺巷西荷花池北2006.5.25
3国家王国维故居近代盐官镇建安路4号2006.5.25
4省级郭家石桥遗址新石器时代庆云镇永安村郭家石桥东侧1989.12.12
5国家长安画像石墓东汉、三国长安镇青年路49号海宁中学内2013.5.3
6国家惠力寺经幢(二尊)硖石街道惠力寺前2013.5.3
7省级占鳌塔盐官镇大东门外海塘上2011.1.7
8市级惠力寺清末民初硖石街道西山南麓1982.2.16
9市级城隍庙盐官镇古邑路176号1982.2.16
10市级崇福寺硖石街道东山西麓东山中学内1982.2.16
11市级天风海涛亭民国盐官镇海塘上占鳌塔东侧1982.2.16
12省级安澜园遗址 曲桥荷池盐官镇西北陈园里2011.1.7
13市级桃园遗址新石器时代郭店镇桃园村南部1982.2.16
14市级千金阁遗址新石器时代郭店镇莲花村千金阁北侧1982.2.16
15市级朱家兜遗址新石器时代郭店镇群益村1982.2.16
16市级赞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硖石街道石路高峰村赞山东南侧1982.2.16
17市级中坟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袁花镇夹山村中坟山西北麓1982.2.16
18省级盛家埭遗址新石器时代盐官镇城北村盛家埭2011.1.7
19市级徐步桥遗址新石器时代盐官镇城北村徐步桥西1982.2.16
20国家陈阁老宅盐官镇古邑路105号2013.5.3
21市级安澜塔黄湾乡闸口村塔山塘1982.2.16
22市级中山亭民国盐官镇南门外海塘上1982.2.16
23市级陈氏渤海 藏真石刻盐官镇古邑路105号陈阁老宅内1982.2.16
24市级陈氏玉烟堂法帖盐官镇古邑路105号陈阁老宅内1982.2.16
25市级紫薇桥硖石街道惠力寺前1984.10.8
26市级虹桥长安镇中街、西街连接处1984.10.8
27市级拱辰门水门盐官镇后街北首1984.10.8
28省级衍芬草堂硖石街道河东路86号2011.1.7
29市级蒋百里故居民国硖石街道吴家廊下76号1984.10.8
30市级陈邦彦故居盐官镇南门直街146号1984.10.8
31市级日军侵华炮台抗日战争时期硖石街道西山路东侧1984.10.8
32省级荷叶地遗址新石器时代周王庙镇星火村六组2011.1.7
33市级坟桥港遗址新石器时代马桥镇湖塘金鸡村坟桥港1989.8.17
34省级达泽庙遗址新石器时代马桥镇永和村五组1989.8.17
35市级南关厢硖石街道南关厢街1989.8.17
36省级张宗祥故居民国硖石街道仓基街56号2011.1.7
37省级徐志摩故居民国硖石街道干河街菜市弄32号2011.1.7
38市级仰山书院2003.7.28
39市级会源庵2003.7.28
40市级新吴王庙2003.7.28
41市级王氏民宅2003.7.28
42市级安国寺井2003.7.28
43市级杨兵部宅2003.7.28
44市级平安桥2003.7.28
45市级东山智标塔2003.7.28
46省级崔家场遗址2011.1.7
47市级郑晓沧故居2003.7.28
48市级米谷故居2003.7.28
49市级史东山故居2003.7.28
50市级吴世昌故居2003.7.28
51市级陈学昭故居2003.7.28
52省级长安闸2011.1.7
53省级许村奉宪严禁盐枭扳害碑2011.1.7
54省级施家墩遗址2011.1.7

世界遗产

大运河

遗产点:长安闸、长安镇历史街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项目通过了审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大运河上,现存最重要的古迹之一就是位于长安的一坝三闸两澳,也是整个大运河58处遗产之一。历史上的长安闸包括新老两坝(其中新坝又称为“长安镇拖船坝”)、上、中、下三闸和储水之用的两澳。在现存文物中,除老坝位置不可考之外,其他各闸、坝都能确认位置,基本格局尚存。各闸都已经改建为闸桥,闸基闸槽都保存完好。

中国皮影戏

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入选世遗。海宁皮影戏现有包括国家级传承人张坤荣、王钱松、徐二男等在内的7位老艺人,传帮带着另外5位专职学徒。通过多年的努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著名人物

海宁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名人俊才:

东晋学者干宝,

唐代忠臣许远、诗人顾况,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

明代戏曲家陈与郊、史学家谈迁和查继佑,

清代三阁老(大学士)陈之遴、陈元龙、陈世倌,诗人查慎行,棋圣范西屏、施定庵,书法家陈奕禧、查升,女诗人陈慧殊,藏书家吴骞、蒋光煦,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穆旦,作家金庸、陈学昭,医学家王士雄,数学家李善兰,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佛学家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学者、书法家张宗祥,训诂学家朱起凤,铁道学家徐骝良,文史学家宋云彬,红学家吴世昌,戏剧家沙可夫,教育家郑晓沧,植物学家钱崇澍,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电影艺术家史东山,版本目录学家赵万里,漫画家米谷,科学家沈鸿,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许国璋等。

两晋南北朝

干宝(?~336),东晋学者。

顾欢(420~483),南朝宋、齐时学者。

顾越(493~569),南朝梁学者。

戚衮(519~581),南朝梁学者。

唐代

褚无量(645~719),唐学者。

许远(709~757),唐忠勇名将。

顾况(708~801),唐诗人。

宋元

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

张九成(1092~1159),南宋状元,崇国公太师。

荣肇(1226~1307),宋元热心教育事业者。

明代

胡奎,元末明初诗人、学者。

贝琼(1314~1378),明诗人。

朱妙端(1423~1506),明女诗人

祝萃(1452~1518),明学者,善治水。

苏平、苏正,兄弟均为明诗人。

周应祯(?~1554),明抗倭将领。

许相卿(1479~1557),明学者。

陈与郊(1544~1611),明戏曲家。

查秉彝,官顺天尹,曾上疏历数严嵩、严世藩父子罪行。

祝以豳(1551~1632),明爱国将领,曾击退荷兰侵略者对粤边骚扰。

陈司成,明末名医。

明末清初

周宗彝(1600~1645),明末抗清义士。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

祝渊(1614~1645),明末文士,重气节,反对魏忠贤,清兵攻陷杭州时自缢。

陈之遴(1605~1666),明末有文名,曾为南明官员,后仕清任礼部尚书,终被流放。

朱朝瑛(1605~1670),明末清初学者。

朱一是(1610~1671),明末文士,入清不仕。

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

张次仲(1589~1676),明末清初学者。

查继佐(1601~1676),明末清初史学家。

陈确(1604~1677),明末清初哲学家。

陈瓛,明末清初书法家。

李因(1610~1685),明末清初女诗人、画家。

陆嘉淑(1620~1689),工诗文,善书画,多藏书,终身不仕清。

清代

范骧(1608~1675),清初书法家。

沈珩(1619~1695),清康熙三年会试第一。

杨雍建(1631~1704),清初官员,以敢谏著称。

查升(1650~1707),清书法家。

陈奕禧(1648~1709),清书法家。

陈诜(1642~1722),清康熙时名臣。

许汝霖,清康熙时名臣。

马思赞(1669~1722),清藏书家。

陈訏(1650~1722),清教学家。

查慎行(1650~1727),清著名诗人。

查嗣庭(1664~1727),清康熙时官至内阁学士,雍正四年陷身文字狱,病死仍被枭首,兄慎行嗣瑮等亲族多人受株连。

查嗣瑮(1652~1733),清诗人。

陈元龙(1652~1736),清雍正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朱自恒,清画家。

陈邦彦(1678~1752),清书法家。

陈世倌(1680~1758),清乾隆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沈翼机,清学者,参加纂修《浙江通志》。

俞兆岳,清时有功于海塘建筑,是用铁榫加固塘身的发明者。

范西屏(1709~1769后),清围棋国手。

施定庵(1710~1770),清围棋国手。

周广业(1730~1798),清学者。

吴骞(1733~1813),清藏书家。

周春(1729~1815),清学者。

陈鳣(1753~1817),清学者。

许光治(1811~1855),清书法家,工篆隶,花鸟画家。

许光清,清书法家,学者。

周乐清(1785~1855),为官注意平反冤狱,有政声,戏曲创作家。

达受(1791~1858),清名僧。

蒋光煦(1813~1860),清藏书家。

许梿(1787~1862),为官善决疑狱,博通文学、医学。

钱泰吉(1791~1863),清方志学家,嘉兴人,居海宁多年,主讲学,多藏书,纂《海昌备志》52卷。

王士雄(1808~1868),清医学家。

许楣(1797~1870),清学者。

陈子仙(1821~1870),清围棋国手。

唐仁寿(1829~1876),清藏书家。

管庭芬(1797~1880),清画家,并工诗文,精鉴赏,校勘。

李善兰(1811~1882),清教学家,我国近代科学先驱者,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教授。

蒋光焴(1825~1892),清藏书家。

吴嗣广,清学者,参与纂修《浙江通志》。

许仁沐(1842~1899),热心教育事业,纂修《常山县志》。

朱昌燕,晚清当地学者。

中华民国

朱宗莱(1881~1919),精文字校勘。

杭辛斋(1869~1924),著名新闻工作者。

王国维(1877~1927),国家大师,史学家,著名学者。

钱崇润(1886~1927),医学家。

朱宝瑨(1854~1929),热心教育事业,晚年热心修志。

单不庵(1878~1930),教授,深研理学。

严远庄(1847~1930),善绘画,致力于灯采艺术。

徐志摩(1897~1931),著名诗人。

周承德(1877~1935),书法家。

吴小鲁(1877~1936),乡绅。

袁湘君(1919~1938),抗日女医务工作者,在茶院大桥殉难。

蒋百里(1882~1938),军事学家。

褚学潜(1919~1940),中共党员,烈士,抗战时牺牲。

陆宗舆(1876~1941),“五四”运动群众要求惩办的亲日派三个卖国贼之一。

冯李伦(1922~1941),烈士,新四军营教导员,1941年秋与日军战斗时牺牲。

陈才庸(1913~1942),烈士,中共地下党员,皖南事变后被杀害。

徐骝良(1878~1942),铁道专家。

何孝章(1908~1943),烈士,中共地下党员,皖南事变后被杀害。

褚台夫(1919~1944),国民党抗战英雄,空军烈士。

顾贻榖(1885~1944),金融家。

吴其昌(1904~1944),文史学家。

徐申如(1872~1944),实业家。

张竟仁,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

单士厘(1858~1945),早期旅外妇女,回国后著书介绍西方文化。

周富亭(1864~1945),能工巧匠,尤善制刀。

徐明(1920~1946),烈士,中共地下党员,新四军北撤后任茅山留守处政委。

杭穉英(1900~1947),商业美术家。

太虚(1890~1947),名僧。

朱起凤(1874~1948),文字学家,独立纂成《辞通》。

查人伟(1887~1949),辛亥革命志士,抗战后浙江民盟负责人之一。

吴育英(1920~1949),烈士。

周承菼(1883~?),民国将领,后去台湾。

杭毅(1894~1981),国民党将领。

顾达一(1906~1982),民国官员,有功于抢修海塘。

虞尔昌(1904~1984),台湾大学教授。

金祥恒(1918~1989),台湾大学教授。

蒋复璁(1898~1990),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陈巳生(1892~1953),实业家。

许行彬(1874~1953),早期新闻工作者。

史东山(1902~1955),知名电影艺术家。

李尊庸(1901~1959),摄影家。

张惠衣(1898~1960),教授。

徐永祚(1893~1961),著名会计师。

沙可夫(1903~1961),艺术教育家,中共早期党员。

张宗祥(1882~1965),知名学者。

钱崇澍(1883~1965),植物学家。

徐凌云(1885~1965),昆剧研究家。

冯朱棣(1896~1966),兵器专家。

胡伦清(1896~1966),教授。

张关友(1936~1966),烈士。

查猛济(1936~1966),教授。

王敬五(1880~1968),爱国教师。

严谔声(1898~1969),爱国新闻工作者。

王仲闻(1902~1969),王国维次子,精研词学。

李应吉(1914~1969),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王和伯(1891~1970),省级名中医。

陈乃乾(1896~1971),版本目录学家。

周家祺(1901~1973),著名足球运动员,体育界专家。

葛衢康(1911~1973),体育界专家。

朱宇苍(1888~1976),教育事业家。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

费哲民(1893~1978),教授。

刘质平(1894~1978),音乐艺术家。

郑晓沧(1892~1979),教育家。

宋云彬(1897~1979),作家、史学家,知名新闻工作者。

赵万里(1905~1980),教授,版本学家。

沈鼎三(1910~1980),化学家,染料专家。

王国华(1887~1980),王国维弟,教授,长期从事英语教学。

周方光(1918~1981),海军教育训练工作者。

周济(1914~1981),金融、外汇工作专家。

王恒守(1902~1981),物理学家。

查良钏(1897~1982),教授。

钱镜塘(1907~1983),金石书石收藏鉴赏家。

许志行(1902~1983),作家。

魏柏荣(1909~1984),皮影戏艺人。

吴梅(1914~1985),女,革命新闻工作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原副主任。

杭观华(1929~1985),工艺美术女专家。

沈红茶(1902~1985),画家。

高平均(1909~1985),教授,地质学家。

陈洪田(1917~1985),农民育种家。

吴世昌(1908~1986),学者,以研究红学著称,长文史,善诗词。

米谷(1918~1986),漫画家。

夏之栩(1906~1987),女,革命工作者,轻工业部副部长。

甘露(1920~1987),女,革命工作者,长期从事外事工作,热心蚕桑事业,原中国文联科长。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

李蓝炎(1915~1988),长期从事部队卫生工作,后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居天籁(1906~1989),中共海宁第一个党组织—硖石支部书记。

许姬传(1900~1990),京剧剧作家、评论家。

陈尚志(1922~1990),妇科名中医。

陈学昭(1906~1991),著名作家。

许国璋(1915~1994),著名英语教育家。

沈鸿(1906~1998),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释印顺(1906~2005)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查济民(1914~2007)著名企业家,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

张直中(1917~2011),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

金庸(1924~)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沈南鹏(1967~),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

于正(1978~),著名编剧。

顾正澄(1980~),著名物理学家。

蔡亮(1980~),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使徒子(1985~),景观设计师,著名漫画家。

MC法老(1992~),著名硬核说唱歌手。

荣誉

2020年8月10日,海宁市入选2020中国百强县名单,排名第十九名。[12]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14日,海宁市获评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7年12月24日,海宁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4月17日,海宁以128.70的全面小康指数排名2017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7位。[13]

2018年6月6日,被授予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14]

2018年7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2018县域经济100强榜单”,海宁市居榜单第22名。[15]

2018年8月,全国首个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榜单出炉,海宁市排第24名。[16]

2018年8月15日,“两山”发展百强县名单发布,海宁市排第75名。[17]

2018年10月,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发布,海宁市排第22名。[18]

2018年10月,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榜单发布,海宁市排第15名。[19]

2018年10月,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海宁市排第8名。[20]

2018年10月,海宁市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7名。[21]

2018年10月,海宁市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位居第18名。[22]

2018年11月,海宁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榜单,排名第35位。[23]

2018年11月,海宁市入选“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24]

2018年11月,海宁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强”,排第9名。[25]

2018年12月,海宁入选2018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榜第28位,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排名榜第53位。[26]

2018年12月,海宁入选“2018中国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排第54名。

2018年12月6日,海宁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30强”,排第6名。

2021年2月,入选“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榜单,排名10位。[2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