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书院(书院)

由网友(辜負)分享简介:异文学堂位于海南琼山。亮成化9年(一四七三)副使涂棐创立于府治西。与“文学大异”之意,果“文异则治异”,入而“全国1野,华夷1统”,故名。院舍3入:前座为大门,中座为课堂六楹,后座为睡房、厨房、浴室。学堂为郡后辈肄业之所,延师讲教。岁久掉建,遂坍塌。后改成参将署。清逆治4年(一六四七)改成游击署。修成时间亮成化9年地舆...

同文书院位于海南琼山。明成化九年(1473)副使涂棐创建于府治西。取“文教大同”之意,因“文同则治同”,进而“天下一家,华夷一统”,故名。院舍三进:前座为大门,中座为讲堂6楹,后座为寝室、厨房、浴室。书院为郡子弟肄业之所,延师讲学。岁久失修,遂坍塌。后改为参将署。清顺治四年(1647)改为游击署。

建成时间

明成化九年

地理位置

海南琼山

中文名

同文书院

创建人

涂棐创

简介

朱 虹 十论江西文化

同文书院位于海南琼山。明成化九年(1473)副使涂棐创建于府治西。取“文教大同”

之意,因“文同则治同”,进而“天下一家,华夷一统”,故名。院舍三进:前座为大门,中座为讲堂6楹,后座为寝室、厨房、浴室。书院为郡子弟肄业之所,延师讲学。岁久失修,遂坍塌。后改为参将署。清顺治四年(1647)改为游击署。

历史

南宋隆兴元年(1163),时朱熹34岁,复召对,乃连上三札,真心实意,沥胆披肝。但孝宗赵奢皇帝浑浑噩噩,宠信以附秦桧的汤思退方倡和议。熹因请祠,得旨临南岳庙。次年乃如长沙,访张栻。留两月,除枢密院编修官,归建阳待次。南宋乾道四年(1168)崇安建阳大闹饥荒,朱熹请贷粟于府以赈之。次年朱熹母卒。于是利用守孝之余暇,一面修旧伏案写作,一面到书坊倡办同文书院。因朱熹名大,师资全是昔日故知,书院声誉鹊起,春色满园。支持扶掖办学的社会名流、宗师宿儒、当轴大员、明人介士不知其数。元大德五年(1301),泉州总府推官张光祖重建书院。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礼部侍郎建阳张元略翻新院舍。明正统三年(1438)提学佥事高公超修葺,典史廖公荣建前堂、东厅,藏《洪武正韵》诸书版。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长乐陈公省倡修,知县赵子贞,魏时应成之。自宋、元、明,蒙上宪允以本乡牙税自纳正供外,余悉充书院用资。捐捧银,田亩者不时有之。随着时间的推进,同文书院后由新学校代之。

同名书院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

是日本爱知大学的前身,由日本在1901年创立的以进行“中国学”研究为专务的高等学府。其办学的一大特色,即是组织历届学生对中国进行的长达四十余年实地调查,旅行线路700余条,遍及除西藏以外的中国所有省区,内容涉及地理、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成果除了作为毕业论文的调查报告书,还有各旅行小组的纪行《大旅行志》中精选出来的数篇文章组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