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由网友(钢茎混凝凸)分享简介:杨瑞馥(一九六三年-),熟于河北廊坊人,结业于军事医教科教院,理教专士教位,军事科教院军事医教研究院研究员[一],现任军事医教科教院微熟物风行病研究所病本微熟物国度重心试验室主任。二零零四年,获国度天然科教基金重心名目赞助。二零零五年,得到国度良好青年科教基金。二零零九年,担负国度九七三名目尾席科教野。二零二零年,取他...

杨瑞馥(1963年-),生于河北廊坊人,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1],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首届 环境化学与国家安全分会 成功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20年,与他人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

2021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杨瑞馥在列。[2]

中文名

杨瑞馥

出生地

河北廊坊

性别

工作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担任职务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出生日期

1963年

国籍

中国

教育背景

河北医科大学

主要成就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记三等功

人物经历

198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疗系。

1988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硕士学位。

2002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9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分析微生物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致病菌微进化与致病机制、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以及微生物法医学。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传染病防 治重大专项、军队科技攻关计划等几十项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累计H因子22,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53.5。2002年获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称号,2004年享受军队人才一类津贴;主编《细菌名称英解汉译词典》、《细菌名称双解及分类词典》、《生物威胁与核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微生物法医学》等6部专著。

2020年2月,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沈永义教授、肖立华教授等科研人员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瑞馥研究员及广州动物园科研部陈武高级兽医师开展的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这一发现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1]

荣誉表彰

2021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杨瑞馥在列。[2]

2014年8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通令,给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杨瑞馥记三等功。[3]

学术任职

国家卫生部疾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并担任《微生物学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生物技术通讯》、《军事医学院院刊》等学术期刊的编委。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