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历史上有民族气节的人物_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由网友(丢三丢四也丢不了你)分享简介:谁知道历史上有民族气节的人物1、岳飞,公元1129年,金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郾城;2、文天祥,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苏武,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在匈奴共有十九年,不变节;4、鲁迅,横眉冷对千...

谁知道历史上有民族气节的人物

1、岳飞,公元1129年,金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郾城;

明朝大臣对抗新帝,为气节被灭十族,宁死不屈的一代忠臣

2、文天祥,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苏武,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在匈奴共有十九年,不变节;

4、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频频向反动当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投枪,他不为权势为国为民坚持真理的傲骨简直是金石铸成的;

5、闻一多,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6、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7、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8、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诛九族一直都是一种严重的刑法,无论是哪个朝代都会有些被诛九族的人,九族便是包含所有跟自己有关系的人,不过却有着比九族更严重的诛十族,你知道被灭十族的人有谁吗?

那么,本期民间故事带你了解一下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

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宁海人。他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是当时的大儒。他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献王特聘为世子之师,并为其读书处题额“正学”,时人遂尊称其为“方正学”。

明建文帝即位后,将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讲学士之职。建文帝年纪尚轻,缺乏治国治军的本领。因方孝儒是他的老师,更受到百般信赖和倚重,“国家大事,辄以咨之”。

方孝儒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建文帝害怕他的叔叔们王权过大,拥兵为患,就采用齐秦、黄子澄的削藩建议,但遭到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诸王的反对。方孝儒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征讨燕王的诏书和檄文。

朱棣在攻下南京后,得大明皇位。迫令方孝儒为他起草即位昭书。方孝儒反对朱棣篡权,宁死不从,掷笔于地说:“死即死耳,诏书不草!”燕王大声说:“诏不草,灭汝九族!”方孝儒针锋相对的说:“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复劝说方孝儒:“不要自找苦吃,我欲效法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依然还是不屈服,他说“好,我写!”他从地上拾起笔来,大书四字“燕贼篡位”。

朱棣大怒,他命人拿刀来从方孝孺的嘴角直割到耳旁,并将他投入监狱。见方孝孺仍不屈服,朱棣就下令把方孝孺在午门内处死。

相传明宫午朝门内丹墀上的血迹石,即为方孝儒鲜血所溅而成。古代帝王处死大臣,一般都在刑部天牢、闹市行刑,或者推出午门外斩首,在午门内杀人是没有先例的。由此可见朱棣对方孝儒怨恨之深。方孝儒在就义前,作绝命赋道: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可求?呜呼哀哉,庶我不尤!”

朱棣处死方孝儒后,仍不解心头之恨,下令灭他十族。方孝孺的九族加上他的朋友、门生也算作一族,共873人,全部处死,行刑就达7日之久。

方孝儒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受到人们的尊敬。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人为他建神情祠、树亭。着名戏曲家汤显祖还曾为他树了墓碑。但是,当时县令邵甲害怕因此获罪,下令将它们都捣毁了。

清代顺治年间,又在雨花台西麓重建方孝儒祠、墓,分为两处。嘉庆二年,方孝儒族人方昂来谒墓,又重修了祠和墓,并由着名的桐城学者作记。



谁知道鄂州的历史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公元(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濬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逼建业、吴亡、三国归晋。分武昌县复置鄂县。

公元(南朝宋孝建元年),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属郢州,州治设夏口。

公元(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设武昌。

公元(隋开皇九年),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置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

公元(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于白雉山炼铜铸钱,开鄂邑铸铜币之端。

公元(隋大业元年),县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浒镇筑城塘城。又筑武昌县城。



谁知道鄂州的历史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公元280年(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濬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逼建业、吴亡、三国归晋。分武昌县复置鄂县。

公元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属郢州,州治设夏口。

公元532年(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设武昌。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置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

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于白雉山炼铜铸钱,开鄂邑铸铜币之端。

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县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浒镇筑城塘城。又筑武昌县城。



中华民族有梅花秉性的人物有谁

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指的是高洁的人、坚韧不拔的人,不屈不挠的人,奋勇当先的人、自强不息的人、堂堂正正的人、不趋炎附势的人。

有这样高贵气节的人很多,现列举以下几位: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陈然:“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

4、李大钊: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5、朱自清:贫穷困苦折磨不了,挨饿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6、刘胡兰:强暴武力威胁不了,宁愿死在敌人的铡刀下也不出卖国家和同志。

7、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当俘虏。

8、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对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9、屈原:不忍看国家消亡跳下汨罗江。

10、邓世昌:“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历史上的四大民状 你知道几个

说起名状,人们有可能不太明白,其实他们就是古代的律师。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律师应该就是陈梦吉了,不过很多人认识它估计是从电视剧中了解的。那么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为你解析。

陈梦吉

陈梦吉,为清末广东民间第一状师,四大讼师之首,敢称“扭计祖宗”,其功力与智慧已被岭南民间视之为神了。陈梦吉,为清代广东顺德人士,是南宋陈凤台第七子陈仁翁的后裔。传说自幼经历已十分传奇,刚出生时竟然不哭不闹,家人都以为天生聋哑,后经高人教化,其过人天赋、才华横溢渐渐显露。后来在广州城成为传诵一时的“桥王之王”。

方唐镜

方唐镜,(1845年-1900年)清朝末年着名状师,广东新会外海潮莲(今属江门市蓬江区)人。方在广东民间传说中以刁钻精怪,与衙门勾结欺压百姓而闻名,人称“扭计师爷”,常在陈梦吉故事中以反面形象出现,与陈梦吉、刘华东、何谈如并称为“广东四大状师”。

何淡如

何淡如(1820-1913)成名于清末民初的何淡如,人称怪才。所撰对联极为广州市井小民所传诵,其诗其文亦有传世,然至今所见不多。大概因为其作品多被视为非大雅之作,故生前未见结集。其作品星散四处,只在《岭南即事》一书中选录有对联,此外,散见在民间的口传耳闻中而已。文笔颇佳,亦喜替人写状子诉讼,与陈梦吉、刘华东、方唐镜并称为“广东四大状师”。淡如生性诙谐,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所以听者益众,名噪一时,善作对联,尤以粤语写无情对着称。

宋世杰

宋世杰,明成化信阳州(今信阳市)人。幼年,家道贫寒,虽读过经书,但却未仕进。正德年间,曾干过代书的营生。嘉靖初,在南汝光道衙门当过刑房书吏的差事,但由于他生性耿真,不善阿谀奉承,平素行侠好义时常代人书写状纸,不收分文,为民伸冤鸣屈。道台老爷本来对宋世杰入衙门后,没有银钱“孝敬”自己,就大为不满,又见他常管闲事,经常据理力争、顶撞自己,更是十分恼怒。因此,便找个机会,以“办事傲上”和“包揽词讼”等罪名,革掉他刑房书吏的差事。此后,宋世杰便在信阳州外小街开设饭店。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有哪些

1、北海牧羊的苏武 :几十年都不屈服匈奴,最终得归汉朝;

2、文学家朱自清: 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3、伯夷、叔齐:商亡后隐居首阳山,决心不食周粟;

4.西晋大音乐家、“竹林七贤”头面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保留曲目《广陵散》;

5、梅兰芳: 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6、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频频向反动当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投枪”。他那不为权势为国为民坚持真理的傲骨简直是金石铸成的;

7、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8、文天祥:坚决不投降元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有哪些

北海牧羊的苏武 :几十年都不屈服匈奴,最终得归汉朝;

文学家朱自清: 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伯夷、叔齐:商亡后隐居首阳山,决心不食周粟;

西晋大音乐家、“竹林七贤”头面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保留曲目《广陵散》;

梅兰芳: 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频频向反动当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投枪”。他那不为权势为国为民坚持真理的傲骨简直是金石铸成的;

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文天祥:坚决不投降元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