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是几月几日_2021元旦是哪一天(2021元旦放假时间安排)

由网友()分享简介:2021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1月1日-3日放假,无调休,共3天。...

2021年元旦是几月几日_2021元旦是哪一天



元旦虽然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却代表了一年的开始,而人们最想要知道也是关于元旦的时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年元旦是几月几日_2021元旦是哪一天,供大家学习。

2021年元旦是哪一天

2021年01月01日,星期五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1949年9月27日,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夏历正月初一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元旦的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元旦一词源于中国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旺,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记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2021年元旦是几月几日_2021元旦是哪一天相关文章

★ 2021元旦放假时间安排

★ 2021元旦如何放假调休

★ 2020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 2020年鼠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 2020年元旦是几月几日

★ 为什么元旦是一月一日

★ 2021元旦高速收费吗

★ 关于2021元旦的讲话稿5篇

★ 2020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21元旦放假时间安排



终于熬完了2020年,2021年正向我们招手,但是你知道2021元旦的放假时间吗?不知道没关系,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1元旦放假时间安排_2021年元旦放假安排时间表,希望你喜欢。

2021元旦放假时间安排

2021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1月1日-3日放假,无调休,共3天。

2021元旦最适合去哪儿旅游

1、三亚。三亚是个度假的好地方,气候宜人,充满乐趣。大海很清澈,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美丽的海滩。海风凉爽,海滩和湛蓝的天空都是非常令人身心愉悦的。

这里的水果和海鲜很美味,三亚的新鲜空气和柔软的海滩被无数的游客所向往。悠闲地走在沙滩上,在温暖的阳光下,在海滩上玩耍,仿佛在热带雨林中呼吸,享受自然带来的舒适和惬意,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愉快。

2、台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过去台湾是他们只能在书籍、电视剧、电影和音乐中找到并想象台湾的样子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人文风采使人着迷。

如今,台湾免费旅游的大门已经打开,真的是让人想要马上动身前往!既然想那就出发吧,台湾不仅有阿里山,也不仅只有日月潭,还有更美丽的风景,等待着你和我去探索。

3、丽江。丽江最著名的城市是丽江古城(大研古镇)。与其他古城镇不同,这里是没有城墙的,水就是古城的灵魂。小桥和涓涓流水与青白色的建筑相互映衬,非常雅致。

玉龙雪山

有这些景点离古城较近:有拉市海、束河古镇、玉龙雪山等。古城的东北方向为宝山石城,东边就是有名的泸沽湖,西边有老君山、石鼓镇等等。

4、北海。在冬天,北方是很冷的,西北风吹得人们心情也变得不好。是不是人们在梦里,都有这样一个岛屿。在温暖的傍晚,漫无目的地在沙滩上漫步。

天空是高远的、蓝色的,蓝色的海水碧波荡漾,身边是自己此生最爱的人,偶尔可以听到海鸟的歌声。我想这大概就是传中幸福的样子吧。在这个冬天,如果你来到了广西的北海,你会发现,梦中的一切都在这个地方成为现实。

5、张家界。在张家界风景区,有无数山峰在这里威严矗立,无数条溪流在这里静静流淌。它被称为原汁原味的中国山水画、缩小的仙境、放大的盆景。

在张家界内,它的风景是集奇特、雄伟、幽静、野性、秀丽于一身的,汇集了山峰、山谷、丘壑、森林、水流于一体的。张家界可以说得上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奇幻仙境,恐怕这个世间再厉害的能工巧匠也无法通过任何手法创作出这样的风景吧。


2021元旦放假时间安排相关文章

★ 2021春节放假时间安排

★ 2020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 2020年元旦总共放几天假

★ 2020年周三元旦放假安排

★ 2020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

★ 2020放假时间通知

★ 2020元旦放假安排通知

★ 2020年元旦放假安排最新时间表

★ 2020年元旦放假时间安排表

★ 2020元旦放假时间

★ 元旦放假时间2020年放假安排

2022元旦如何放假调休



元旦在每年的1月1日,是新历年的新年。2022年元旦节假期安排已经出来啦,你知道具体怎么放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2元旦如何放假调休_2022元旦放假安排,希望你喜欢。

↓↓↓点击获取“元旦”相关内容↓↓↓

2022元旦高速公路免费吗 

★★元旦晚会策划方案2022★★

欢度2022元旦节日记范文 ★★

元旦晚会开场白结束语主持词

2021元旦如何放假调休

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不调休。

元旦的起源和发展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元旦放假朋友圈文案

1、好久不见,十分想念。温馨日子,恨不相见。寥寥数字,深表思念。美好祝福,默念千遍。元旦之际,快乐不变!

2、吉祥在探头,好运在萦绕;开心在打鼓,快乐在冒泡;喜悦在高涨,幸福在敲门;健康在呵护,平安在保佑;财神在铺路,朋友在祝福:祝元旦快乐,福寿无边!

3、过了这个元旦,你的幸运会“元元”不断;过了这个元旦,你的烦恼会全部完“旦”;过了这个元旦,你这条小船会立即靠到幸福的岸。元旦快乐!

4、春夏秋冬来回轮转,又是银装素裹的季节;花开花谢岁月变迁,又是焰火盛开庆元旦。暖暖祝福送身边,愿你今后的每一天幸福平安!

5、不知不觉到元旦,短信一条送祝福,快乐幸福没有边,吉祥如意随你选,生活美好事业甜,好运连连永不断,情谊长存你和我祝福彼此在心田!

6、看到那飘落的雪花了吗?那是我的片片真情;看到那呼呼的寒风了吗?那是我的声声问候。耶稣让我告诉你,你今年会过得很好,从元旦开始,忘记过去的烦恼,明天才更好!

7、修福修慧,来世更好。说这么多,明白就好。天地万物,随缘就好。很多事情,看开就好。人人都好,日日都好。

8、日月有情迎元旦,山川无阻庆新年;雪里梅花霜里雪,梦中思念话中行;一束快乐随冬雪,十分好运沾春雨,百般成功遂你意,万种幸福由你享。

2021元旦放假幽默搞笑朋友圈跨年说说大全

9、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自信的人,看眼神就知道;吉祥的人,看您就知道。祝元旦快乐!

10、元旦要吃蛋,吉利又平安。一枚双黄蛋,夫妻恩爱甜。一枚荷包蛋,红包送上前。一枚幸运蛋,好运到身边。一枚祝福蛋,幸福长久远。“圆蛋”快乐!


2022元旦如何放假调休相关文章

★ 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是什么

★ 2022元旦放假时间安排通知

★ 2022年元旦放假通知安排

★ 2022年全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发布

★ 2022年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出炉

★ 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

★ 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最新通知

★ 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及春节习俗

★ 2022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 2021年全年假期时间安排

2022年春节是几月几号_2022年春节农历是几月初几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那么你知道2022年春节是什么时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春节是几月几号,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春节相关内容推荐↓↓↓

2022春节大扫除是哪天开始的

春节剪窗花的由来和寓意

2022年春节在几月几日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2022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22年春节是2022年02月01日星期二。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2022年春节农历是几月几号

2022年春节是壬寅年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公历2022年2月1日,星期二。

春节有哪些习俗

买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成一派。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贴春联

年二十八、二十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亦称春联。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据说这一习俗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剪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倒(到)”。其实福字不能倒贴,特别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贴法也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农历除夕晚餐。年夜饭来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礼。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等以求吉利。

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吃饺子

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大鱼大肉,佳肴盛宴。“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吃汤圆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看春晚

中国人已经离不开春晚,它也成为我们的新民俗。老人小孩看春晚图个乐呵,中年人看春晚图个安稳踏实,而年轻人看春晚最大的乐趣,就是吐槽。

拜年

拜年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年节文化传统,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新年,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贴福字

贴福字,是传统年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逛庙会

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万岁山春节大庙会”(农历初一至十六)都是国内有名的庙会,最富有过年的特色。

扭秧歌

秧歌可追溯到明初,当时,为了庆祝二世祖赵通承袭爵位,于是创练了秧歌,舞唱于庭,十分热闹,自始,秧歌开始流行。秧歌的前身起源于农事活动,从一种普通的歌咏活动演变到至今的舞蹈形式。春耕时节,妇女儿童,一大波的人上山插秧,人们为了娱乐,便敲鼓打锣,竞相歌咏起来,因此,秧歌最早是一种唱歌的形式,后面加了舞蹈和戏剧,并开始流行于我国南北方各地。

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舞狮子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了亲切感,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造成狮形以镇压或以示威武。

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所求生活平安详宁,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演变下来,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就不满足于立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艺术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他们便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

换桃符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延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郁垒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食物一:鱼

春节每年必有鱼代表“年年有余”,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准备鱼这道食物,只不过每个地方会选不一样的品种,其中鲢鱼代表“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代表“大吉大利”、鲑鱼代表“富贵有余”。

食物二:鸡

“吃鸡”这个现在可是火爆全网,不仅仅是因为吃鸡这个游戏,还是因为鸡肉真真是我们逢年过节必备的食物之一,吃鸡寓意吉祥如意,喝鸡汤寓意清泰平安,而且不同部位的鸡肉寓意也不同,就比如鸡翅寓意展翅高飞,鸡爪寓意新年抓财,鸡骨头寓意出人头地。

食物三:饺子

饺子不必说,北方人过节时饭桌上必备,在春节吃饺子还多了一层寓意,那便是招财进宝,这是因为春节的饺子都是做成元宝形状的。

食物四:汤圆

北方有饺子,南方有汤圆,这是亘古不变的食俗。南方人在春节叫汤圆为元宝,吃汤圆叫做吃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团圆美满、事事如意。

食物五:年糕

春节有年糕的寓意想必大家都能猜得出来,那便是“年年高升”,吃年糕在不同地区还有不一样的说法,且年糕种类也不尽相同。就比如苏州是桂花糖年糕,早期是为纪念伍子胥,北京是百果年糕、山东是红枣年糕、宁波是水磨年糕等,每一个地区的年糕都有当地的特色。

食物六:隔年饭

隔年饭也叫做“过年饭”,在年前晚上先煮好一锅米饭放在饭桌上,直到正月初一食用,代表了年年有余的意思,多为福建闽南地区人民的习俗。

食物七:福橘

橘子算得上春节必备的水果之一,因为橘与“吉”谐音,因此春节吃福橘则代表了吉祥如意,招福纳吉的寓意。


2022年春节是几月几号相关文章

★ 2022年春节是几月几日

★ 2022年春节是在几月几日

★ 2022年春节的来历及习俗有哪些

★ 2022最新元旦春节双节放假安排

★ 2022年春节是几号

★ 2022春节是几月几号

★ 2022年春运起止时间表

★ 2022年正月初五是几月几号

★ 虎年春节2022年几月几号

2023年兔年春节是几月几号_2024年-2030年春节时间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3年兔年春节是几月几号_2024年-2030年春节时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目录▼▼
2023年春节几月几日
春节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正月初一
2024年-2030年春节时间
2023年是什么年
如何过春节

2023年春节几月几日?

2023年春节是1月22日,周日,农历正月初一。2022年春节假期安排为2022年1月31日(除夕、周一)至2022年2月6日(初六、周日)7天,其中2022年1月29日(周六)、2022年1月30日(周日)正常上班休息。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继承和发展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庆祝春节的活动,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热闹喜庆的氛围;这些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除旧布新、迎接新年、祈求新年。形式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返回目录>>>

春节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返回目录>>>

2024年-2030年春节时间

2024年春节时间:2月10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

2025年春节时间:1月29日,星期三,农历正月初一

2026年春节时间:2月17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一

2027年春节时间:2月6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

2028年春节时间:1月26日,星期三,农历正月初一

2029年春节时间:2月13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一

2030年春节时间:2月3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一

返回目录>>>

2023年是什么年

2023年是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同时也是农历桂毛年,即兔年,闰二月,共384天。

此外,它还属于21世纪,是2020年代的第四年,从0年代开始的第2023年,因为这一年的闰月,所以在农历的第一年有两个立春。因此被称为双春。2023年公历起止时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历起止时间为2023年1月22日至2024年2月9日。

返回目录>>>

如何过春节

中国的农历新年,或春节,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重要的。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从1月底到2月初,是中国农历的1月1日,不同于西历。许多地方的庆祝活动通常持续15天(正月十五元宵节)。如果你想加入庆祝活动,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参加庆祝活动,感受强烈 “年味儿 ”。

春节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为期两周。在庆祝春节的时候,人们期待着新年的好运,准备了许多吉祥的装饰品。庆祝者将前往寺庙,烧柱香,求签,了解新年的机会。如果你也想体验新年的味道,你也可以去寺庙寻求命运 。寺庙门口经常能找到烧香。许个愿,最好找个上签,还能让寺庙里的人为你解释签名的意思。

2.及时打扫房子,来 “除旧迎新 ”。因为中国人相信,在春节前,今年所有的坏运气都应该被清除,这样家庭就可以容纳新年的好运气,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打扫房子。有些地方的习俗是扔掉簸箕和扫帚,这样除旧迎新更彻底。除了房间干净,保持形象清新也很喜庆,可以试试新发型哦。不要只打扫一年,比如扫地或擦窗户。这样做会扫除你新年刚收到的所有好运。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不要扫地擦窗。这可能会比较 平时脏一点,但按照中国传统人的说法,可以为你家积累好运。

3.装饰你的家。最推荐使用红色装饰品,红色是中国文化中的喜庆色,有福气的寓意。数字 “8” 也代表幸运和财富,因为在汉语中 “8” 和 “发 ”谐音, “发 ”意味着运气,财富(发财)。不要过度装饰。求精不求量,色彩艳丽喜庆,装饰品富有年味即可。在房子里种花,比如荷花。荷花象征着新的生命和新的一年。把带叶子的柑橘放在碗里,然后把碗放在房子里。柑橘叶子依然完好无损,是新年幸福的象征。柑橘的数量也必须是偶数,因为奇数会带来不和(俗话说:和为贵)。把柑橘拿 给别人时,也要成对地给。最好准备一盘糖果 8种。传统子、龙眼、花生、椰子、红瓜子、冬瓜糖等制成的传统糖果。

4.祭祀灶神。祭灶时要提供一些食物,比如水果。许多传统家庭会在厨房里张贴灶神的画像。

五、除夕吃传统年夜饭。这是春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食物与中国新年有关。有些中国人在新年的第一天不吃肉,因为每个新年都有动物的名字。其余的日子都没有这样的限制。传统菜肴包括鱼、鸡、年糕(粘米糕)、面条(长寿面)和各种甜点。尤其是在中国北方 ,饺子在新年的食物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它们的形状与中国古代的金锭和银锭相似。有些食物的含义包括:白酒(传统烈酒)、胡萝卜、白萝卜,意味着长寿。红辣椒红,寓意喜气洋洋。米饭是中国南方的传统主食,意味着和谐。

返回目录>>>

2020年元旦是几月几日_元旦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12年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年元旦是几月几日_元旦的起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年元旦是几月几日:1月1日,星期三,农历腊月初七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12年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2021年-2035年元旦时间表

  2021年元旦时间:2021年1月1日,星期五,农历冬月十八

  2022年元旦时间:2022年1月1日,星期六,农历冬月廿九

  2023年元旦时间:2023年1月1日,星期日,农历腊月初十

  2024年元旦时间:2024年1月1日,星期一,农历冬月二十

  2025年元旦时间:2025年1月1日,星期三,农历腊月初二

  2026年元旦时间:2026年1月1日,星期四,农历冬月十三

  2027年元旦时间:2027年1月1日,星期五,农历冬月廿四

  2028年元旦时间:2028年1月1日,星期六,农历腊月初五

  2029年元旦时间:2029年1月1日,星期一,农历冬月十七

  2030年元旦时间:2030年1月1日,星期二,农历冬月廿八

  2031年元旦时间:2031年1月1日,星期三,农历腊月初八

  2032年元旦时间:2032年1月1日,星期四,农历冬月十九

  2033年元旦时间:2033年1月1日,星期六,农历腊月初一

  2034年元旦时间:2034年1月1日,星期日,农历闰冬月十一

  2035年元旦时间:2035年1月1日,星期一,农历冬月廿二

  元旦的起源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专家:“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6年的到来,它只有“67岁”。

  元旦相关传说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