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

由网友(我疯我癫我骄傲)分享简介:物流老本办理(Logisticscostcontrol)是对于物流相干用度举行的规划、协调取节制。物流老本办理是经由过程老本来办理物流,即办理的对于象是物流而没有是老本。物流老本办理可以说因此老本为脚段的物流办理要领。别的有异名图书。中文名物流老本办理特性物流老本炭山实践、物流老本减少的乘法效应涵义对于物流相干用度举行的规划、协调...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costcontrol)是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协调与控制。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另外有同名图书。

中文名

物流成本管理

特征

物流成本冰山理论、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

涵义

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协调与控制

成本管理方法

比较分析、综合评价、排除法、责任划分

存在问题

没有切实掌握物流成本,尤其是没有切实掌握公司内部的物流费用。在企业内部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对于物流成本是什么也十分模糊。弄不清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与促销费用的关系

释义

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

特征

物流成本管理 第4版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教材书籍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

由于物流成本没有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如不进行特别计算,不容易把握。

物流成本冰山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西泽教授指出,盈亏计算书中的"销售费和一般管理费",栏中记载的外付运费和"外付保管费"的现金金额,不过是冰山之一角。

因为在公司内部占压倒多数的物流成本混入其它费用之中,如不把这些费用核算清楚,很难看出物流费用的全貌。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各公司均不相同,因此无法与其它公司比较,也不存在行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因为外付物流成本是与向公司外委托的多少有关,因些不能进行比较,即使比较也没有什么意义。

物流成本中,有不少是物流部门无法控制的。如保管费中就包括了由于过多进货或过多生产而造成积压的库存费用,以及紧急运输等例外发货的费用。

从销售方面看,物流成本并没有区分多余的服务和标准服务的不同。如物流成本中,多包含促销费用。

物流成本这间存在效益背反规律。在物流功能之间,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因为各种费用互相关连,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

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

假定销售100亿日元,物流成本为10亿日元,如物流成本下降1亿日元,就可得到1亿日元的收益。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现在假定物流成本占销售金额的1%,如物流成本下降1亿日元,销售金额将增加100亿日元。这样,物流成本的下降会产生极大的效益。

物流成本是以物流活动的整体为对象的,是唯一基础性的、可以共同使用的基本数据。可以说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

存在问题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1)没有切实掌握物流成本,尤其是没有切实掌握公司内部的物流费用。

(2)在企业内部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对于物流成本是什么也十分模糊。弄不清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与促销费用的关系。

(3)企业内部计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时常改变,每一年度都变动的企业较多。

(4)物流成本中,混有物流部门根本无法控制的成本。

(5)企业不同,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也不同。

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不明确。

(2)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还没有达到利用物流成本的阶段。因此,物流成本对于企业没有什么用处。

(3)物流负责部门花费很大精力计算物流成本,但也只是计算一下物流成本多少而已。

(4)物流成本管理,还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

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为减低成本。因此,高层领导的注意力也必然在这一方面。

(2)物流部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物流成本,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没有向他们或生产、销售部门提供有关物流成本的确切的有价值的资料。

(3)各个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范围本不相同,可是有的企业却偏偏要做对比,并因此而时喜时忧。

(4)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物流专业人员或销售、生产部门)。

(5)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只是靠物流部门去解决,而没有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6)没有注意到机构之间的壁垒,如支店之间的壁垒已成为降低成本的阻碍,有的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认真解决。

(7)没有建立起多批次、小批量物流系统,只是企图在过去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

(8)还没有正规的负责物流会计的专门人员和机构。

发展阶段

日本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认为成本管理经历了下述四个阶段:

(1)明确物流费用,从物流费用与销售金额比率的角度进行管理的阶段,即主要是定量地掌握物流费用的阶段。

(2)采用物流预算制度,可以对物流费用的差异进行分析的阶段。

(3)正式确定物流费用的基准值或标准值,使物流预算的提出或物流的管理有一个客观的、恰当的标准。

(4)建立物流管理会计制度的阶段,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说明已到了容易搞成本模拟的阶段。

菊池康也(本书作者--译者注)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经历了下述五个阶段:

(1)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

(2)物流成本核算(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

(4)物流收益评估(评估物流对企业效益的项献程度)。

(5)物流盈亏分析(对物流系统的变化或改革做出模拟模型)。

重要地位

由于实行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和适时配送,也由于收货单位过多和过高的服务要示使物流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导致运费上升;又由于商品品种增多,寿命缩短,必然出现库存增加,或时多时少,由此导致库存费用上升;由于缺乏劳动力导致人头费用增多;由于地价上涨导致物流中心投资费用增加;由于道路拥挤导致运输效率下降。凡此种种都在影响着物流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为降低物流成本,首先必须了解物流的实际情况,掌握情况之后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加以改进,然后建立新的物流系统。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过,日本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计算,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目的

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永久课题,但成本核算则不应成为永久课题,必须尽快解决。在核算物流成本时,首先要明确目的。

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

(1)以时序观点来看为了正确地观察成本的变化情况或与其它公司、其它行业进行比较。

(2)为了制订物流活动计划,为了进行调控或评估。

(3)为了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向高层管理干部提供物流情况,在公司内部提供员工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4)为了指出应由销售或生产部门负责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动。

(5)为了了解并评估物流部门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序。

(6)使用物流成本建立物流变化或改善物流状况的模型。

核算方式

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

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家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帐。从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总额,也可以了解什么经费项目花费最多。这对认识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在物流成本管理上应以什么为重点,十分有效。

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

分别按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计算物流费用。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哪种功能更耗费成本,比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找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症结。而且可以计算出标准物流成本(单位个数、重量、容器的成本),进行作业管理,设定合理化目标。

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可以从功能的角度掌握;按形态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在将物流部门费用按不同的功能详细划分的时候,其分配基准比例由于行业和企业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分配基准是很重要的。

还可以按单位(配送一件或拣选一个)计算功能物流成本。再就各个功能物流成本的构成比例或金额与上一年度进行比较,弄清增减原因,研究制订整改方案。

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

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种对象上。如可以分别把商品、地区、顾客或营业单位作为适用对象来进行计算。

按支店或营业所计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用来了解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

按顾客计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标准单价计算和按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按顾客计算物流成本,可用来作为选定顾客、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等制订顾客战略的参考。

按商品计算物流成本是指通过把按功能计算出来的物流费,用以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给类商品的办法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积的交叉比率。

企业物流

成本构成

物流的权威定义来源于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98)。该协会认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采用1997年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中的按功能划分方式来划分物流成本,分为仓储作业成本、存货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4类。1.仓储作业成本包括装卸成本、检货成本、物流加工成本、补货成本、进货入库成本和验收成本。2.存货成本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把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加入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它把降低物流成本与加速资金周转统一起来。3.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和其他运输费用及货主费用,货主费用包括运输部门运作和装卸费用。4.管理成本也称物流管理费用,包括订单处理成本和采购处理成本。在美国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仓储作业成本、存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得出来的。

成本管理方法

准确地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必须掌握好物流成本管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比较分析

①横向比较:把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有时包括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各部分物流费,分别计算出来,然后进行横向比较,看哪部分发生的物流费用最多。如果是供应物流费用最多或者异常多,则再详细查明原因,堵住漏洞,改进管理方法,以便降低物流成本;

②纵向比较:把企业历年的各项物流费用与当年的物流费用加以比较,如果增加了,再分析一下为什么增加,在哪个地方增加了,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假若增加的是无效物流费,则立即改正;

③计划与实际比较:把企业当年实际开支的物流费与原来编制的物流预算进行比较,如果超支了,分析一下超支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超支?这样便能掌握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2) 综合评价

比如采用集装箱运输,一可以简化包装,节约包装费;二可以防雨、防晒,保证运输途中物品质量;三可以起仓库作用,防盗、防火。但是,如果包装由于简化而降低了包装强度,货物在仓库保管时则不能往高堆码,浪费库房空间,降低仓库保管能力。由于简化包装,可能还影响货物的装卸搬运效率等等。那么,利用集装箱运输是好还是坏呢?就要用物流成本计算这一统一的尺度来综合评价。分别算出上述各环节物流活动的费用,经过全面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就是物流成本管理。即通过物流成本的综合效益研究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强物流管理。

(3) 排除法

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有一种方法叫活动标准管理(Activiey Based Management,英文简称ABM)。其中一种做法就是把物流相关的活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附加价值的活动,如出入库、包装、装卸等与货主直接相关的活动;另一类是非附加价值的活动,如开会、改变工序、维修机械设备等与货主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其实,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如果能采用直达送货的话,则不必设立仓库或配送中心,实现零库存,等于避免了物流中的非附加价值活动。如果将上述非附加价值的活动加以排除或尽量减少,就能节约物流费用,达到物流管理的目的。

(4) 责任划分

在生产企业里,物流的责任究竟在哪个部门?是物流部门还是销售部门?客观地讲,物流本身的责任在物流部门,但责任的源头却是销售部门或生产部门。以销售物流为例,一般情况下,由销售部门制订销售物流计划,包括订货后几天之内送货,接受订货的最小批量是多少等均由企业的销售部门提出方案,定出原则。假若该企业过于强调销售的重要性,则可能决定当天订货,次日送达。这样的话订货批量大时,物流部门的送货成本少,订货批量小时,送货成本就增大,甚至过分频繁、过少数量送货造成的物流费用增加,大大超过了扩大销售产生的价值,这种浪费和损失,应由销售部门负责。分清类似的责任有利于控制物流总成本,防止销售部门随意改变配送计划,堵住无意义、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物流活动。

相关问题

如何提升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

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可以有效推动物流合理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低下,物流成本较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随着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管理日益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之中。物流成本管理是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输送、回收方面的成本。与流通企业相比,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都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之中,具有与产品成本的不可分割性。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管理研发经历了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物流盈亏分析五个阶段。在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实践中,达到物流成本管理第四阶段水平的企业不多,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还都处于第三阶段。

在我国,生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确认了最需要展开的功能成本分析和动态的成本计算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总体水平较低,许多会计核算方法成为解决物流成本问题的障碍,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仍然存在着困难,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物流合理化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货物卸货、搬运、暂存、包装、资讯、准时配送等方面失控,企业物流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物流不合理,物流运作能力低下。

物流管理水平的低下决定了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组织间交易成本高,物流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从物流成本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还处于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即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的第一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即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第二阶段(但核算水平很低、了解和解决问题的层次也不深),物流部门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远远落后于生产管理。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成本竞争优势的建立。在我国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管理实践中,物流成本衡量的计算体系尚未确立,能明确本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的企业少之又少,报表上所反映出来的物流成本仅是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只不过是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因而无法真正了解物流的全部费用,实现物流成本削减也变得十分困难。

(一)现行财会制度和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指出,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适合现代物流的费用管理,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导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甚少,存在很大的虚假性。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企业的“损益表”中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准确的计算与分析,无法完整统计物流成本,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物流量规模小制约物流成本的降低

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难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没有物流业务外包的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物流量小,达不到规模经济,并且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难以开展,物流成本较高。

(三)物流成本横向比较困难

各企业通常是分别对物流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的,即各企业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企业间无法在物流成本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确切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值,难以建立物流成本比较优势。

提升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思路

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能推动企业物流的合理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企业应当从思想观念上和管理体制上加以转变,研究制定可行的程序和方法,坚持运用系统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以得出合理的方案,最终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

在物流成本的控制过程中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将与物流相互联系的各项业务环节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并将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中,从系统整体出发,互相协调,为客户、本企业内各部门提供最佳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一)优化物流流程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应从优化物流流程,改善物流管理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方法,有效管理企业物流成本。

(二)完善物流途径

传统的狭义的物资成本概念仅限于物资本身的购进价款,物资的质量成本及拖期交货成本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往往没有得到计算、考核和控制。在物流成本构成中,仓储成本比重仅次于运输成本,因此企业应注重仓储成本的管理,采用JIT(JustInTime)方法,完善物流途径,缩短物流运程,减少库存量和周转环节,合理库存,提高保管效率,这是降低物流成本最重要的方法。企业在保证物资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免去为防止残次品和不按期到货而多储备物资,节省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物资存储费用。

(三)再造业务流程

为适应当前的竞争态势,生产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流程再造,变职能管理为流程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客户、以客户评判作为服务考核结果、体现运作效率和效果的流程,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与流程再造相配套的还包括将原有的基于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过渡到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恰当地反映企业整体运营状况以及流程各节点部门之间的运营关系,从而促进整个物流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工作流高效流动,实现整个物流畅通无阻的高效运行。

(四)恰当选择物流模式

从产权角度看,物流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实践中,企业应该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物流市场的交易成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物流模式。

物流外包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减少在途资金积压的有效手段,确实能够给供需双方带来较多的收益,企业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物流外包或局部外包,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之一。如果物流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企业的物流管理协同成本小于委托第三方物流的交易成本则应该选择自营物流。

(五)系统管理物流成本

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对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在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由于各种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研究总体效益,以成本为核心,用系统论观点,按照总成本最低的要求,调整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

(六)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七)实施“全程供应链”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企业管理应从过去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转向关注从客户到供应商的“全程供应链”管理。生产企业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比较完善的供应链,尽量减少“中间层次”,直接将货物送达最终顾客,减少开支,并能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无需承担仓储及存货管理的成本。

(八)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

局部物流效率优化无法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优势,为此,企业必须借助于现代化信息系统的构建,把物流系统内部各功能要素和外部的战略伙伴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物流快速反应系统。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计划和行为,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

相关教材

王欣兰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811238372

内容简介

《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地阐明以企业为典型代表的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采用了富有创意的体例设计。其内容和体系安排的特点是:在阐明物流成本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物流成本计算和物流功能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介绍了物流成本管理发展趋势。《物流成本管理》在体例设计上力求探索教学改革,每章设有结构图、学习目标、引导案例、复习与应用和案例分析。全书共分为10章,具体内容包括物流成本管理概述、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物流成本预算、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分析、运输成本管理、仓储成本管理、采购成本管理和物流绩效评价。

《物流成本管理》可作为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管理学其他各类专业使用,还可供物流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和应试参考使用。

章节目录

第1章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1.1物流成本的内涵

1.2物流成本构成与分类

1.3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

1.4物流成本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5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企业物流成本计算

2.1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意义、特点和原则

2.2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内容和计算对象的确定

2.3企业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2.4企业间接物流成本分配

2.5企业物流成本表

第3章 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

3.1物流成本预测

3.2物流成本决策概述

3.3物流功能成本决策

3.4物流综合成本决策

第4章物流成本预舁

4.1物流成本预算体系

4.2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

第5章 物流成本控制

5.1物流成本控制概述

5.2物流功能成本控制

5.3物流目标成本控制

5.4物流标准成本控制

5.5物流综合成本控制

第6章 物流成本分析

6.1物流成本分析概述

6.2物流成本结构分析

6.3物流成本比率分析

第7章 运输成本管理

7.1运输成本概述

7.2汽车运输成本的计算

7.3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及方法

7.4运输成本管理

第8章 仓储成本管理

8.1仓储成本概述

8.2仓储成本的计算

8.3仓储成本管理

8.4仓储成本控制方法

第9章 采购成本管理

9.1采购成本概述

9.2有效降低和控制采购成本的方法

第10章 物流绩效评价

10.1物流绩效评价概述

10.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0.3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倪凤琴著

作者:倪凤琴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21579

出版日期:2011 年1月

内容介绍

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

《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是现代物流学核心内容之一。效益与效率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物流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高科技手段,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为高效,运营的成本更为低兼;仅从物流上提高运输、仓储、分装、配送等方面的效率所节约的成本,就可以大大增加企业的利润。

《物流成本管理(第2版)》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地将物流成本管理的一般运作方法和管理技术较为全面地介绍给读者,结合当前物流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反映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富有创意的案例设计,所选取的物流案例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章节目录

第1章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1

1.1 物流成本概述2

1.1.1 物流成本的概念2

1.1.2 物流成本的构成3

1.1.3 物流成本的分类4

1.1.4 物流成本的重要特性6

1.2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8

1.2.1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8

1.2.2 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9

1.2.3 物流成本管理的原则10

1.2.4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11

1.2.5 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工作要点14

1.3 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15

1.3.1 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15

1.3.2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17

1.3.3 广泛利用信息技术18

第2章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21

2.1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概述22

2.1.1 物流企业22

.2.1.2 物流一体化22

2.1.3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23

2.1.4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要点23

2.2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24

2.2.1 采购成本控制25

2.2.2 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27

2.2.3 物料流转成本管理29

2.3 批发企业物流成本管理30

2.3.1 保管成本管理30

2.3.2 库存成本管理33

2.3.3 销售成本管理37

2.4 零售企业物流成本管理42

2.4.1 采购成本管理42

2.4.2 加强销售成本管理45

2.4.3 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51

第3章 采购成本管理57

3.1 采购概述58

3.1.1 采购的含义58

3.1.2 采购的目标59

3.1.3 采购的一般流程60

3.2 采购成本61

3.2.1 采购成本概述61

3.2.2 降低采购成本的作用61

3.2.3 采购成本的分类62

3.2.4 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64

3.3 有效降低和控制采购成本的方法65

3.3.1 采购成本预算65

3.3.2 全球性采购66

3.3.3 采购外包67

3.3.4 电子商务采购68

3.3.5 供应链管理71

3.3.6 招标采购72

第4章 运输成本管理77

4.1 运输成本概述79

4.1.1 运输方式及其特点79

4.1.2 运输成本的概念和内容80

4.2 运输成本核算80

4.2.1 公路运输成本核算80

4.2.2 铁路运输成本核算82

4.2.3 水路运输成本核算84

4.2.4 航空运输成本核算88

4.3 运输成本管理89

4.3.1 加强运输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89

4.3.2 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90

4.3.3 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90

4.4 运输成本预测与计划91

4.4.1 运输成本预测91

4.4.2 运输成本计划96

4.5 运输成本分析98

4.5.1 运输成本分析概述98

4.5.2 运输成本分析99

第5章 库存成本管理108

5.1 库存管理概述109

5.1.1 企业库存含义109

5.1.2 企业库存的类型109

5.2 库存成本112

5.2.1 库存持有成本112

5.2.2 订货成本或生产准备成本113

5.2.3 缺货成本114

5.2.4 在途库存持有成本115

5.3 库存管理分类方法116

5.3.1 定量订购方法与定期订购方法116

5.3.2 库存管理分类方法117

5.4 eoq库存控制模型119

5.4.1 eoq库存控制策略119

5.4.2 常见的eoq库存控制模型119

5.4.3 eoq库存控制模型与现代存货管理的需求120

5.5 mrp库存控制方法121

5.5.1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产生121

5.5.2 mrp的特点121

5.5.3 mrp系统的运行步骤122

5.5.4 mrp系统的发展122

5.6 jit库存控制方法123

5.6.1 jit简介123

5.6.2 jit生产系统与传统物流系统的不同123

5.6.3 jit中的库存控制策略124

5.6.4 jit生产方式消除库存、改善物流的关键做法125

5.6.5 jit在物流中的作用126

第6章 装卸搬运成本管理128

6.1 装卸搬运成本概述129

6.1.1 装卸搬运的概念129

6.1.2 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129

6.1.3 装卸搬运的类型129

6.1.4 装卸搬运的特点131

6.1.5 装卸搬运机械类别及概况131

6.1.6 装卸成本项目及其内容132

6.2 装卸搬运成本的计算与分析133

6.2.1 装卸搬运成本项目的计算133

6.2.2 装卸搬运成本分析138

6.3 装卸搬运成本管理概述141

6.3.1 装卸搬运成本管理141

6.3.2 装卸搬运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141

6.3.3 物料搬运系统142

第7章 配送成本管理148

7.1 配送成本管理概述149

7.1.1 配送的概念149

7.1.2 配送的基本环节与模式150

7.1.3 配送中心151

7.1.4 配送管理152

7.2 配送成本的构成153

7.2.1 运费的构成与分类153

7.2.2 储存保管费用构成154

7.2.3 包装费用构成154

7.2.4 流通加工费用构成155

7.2.5 配送成本的核算155

7.3 配送成本管理158

7.3.1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158

7.3.2 配送成本控制的策略159

7.3.3 配送成本控制的方法166

7.3.4 配送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171

7.3.5 配送各环节成本控制的选择171

7.3.6 配送成本分析171

第8章 物流成本和绩效评估173

8.1 绩效评估的意义和程序174

8.1.1 绩效评估的意义174

8.1.2 绩效评估的程序175

8.2 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177

8.2.1 物流绩效的评估财务指标177

8.2.2 物流绩效评估的非财务指标181

8.2.3 绩效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84

8.3 绩效评估的方法185

8.3.1 绩效评估的传统方法185

8.3.2 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的创新——平衡计分卡189

第9章 物流成本管理综合练习195

第10章 物流成本管理实训201

实训1 物流成本分析实训201

实训2 物流作业流程优化实训202

实训3 仓库战略选择实训203

实训4 物流企业包装费用计算实训204

实训5 物流企业流通加工成本管理实训205

实训6 物流企业选择恰当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实训206

实训7 物流企业应用物流成本绩效评价指标实训207

参考文献208

张晓焱著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9787802435490

出版日期:2011 年5月

内容介绍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紧跟时代步伐、响应课改号召,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精练实用为宗旨,依次阐述了物流成本的概念、分类、构成与特点,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内容,物流成本的核算、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绩效评价等基础理论,以及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环节的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图示丰富、语言简练,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业从业者培训或自学参考。

章节目录

项目一 物流成本及其管理入门 3

案例导入——文华出版社的困惑 4

任务一 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5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5

二、物流成本的分类与构成 5

三、物流成本的特征与相关学说 8

任务二 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意义与内容 11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11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13

案例分析——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措施 14

项目小结 16

思考与练习 17

实战演练——了解物流企业的现状 19

项目二 物流成本核算 20

案例导入1——速达公司破解物流成本之谜 21

案例导入2——东方公司的难题 22

任务一 掌握传统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23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与程序 23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24

.三、确定物流成本核算对象 32

案例分析1——速达公司的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 35

一、物流成本资料分析 35

二、编制费用计算表 37

三、汇总编制整个公司的物流成本计算表 40

任务二 掌握使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 42

一、作业成本法所涉及的概念 42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44

三、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45

案例分析2——东方公司决策难题的破解 46

一、核算准备 46

二、分析和确定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 47

三、分析和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成本至作业成本库 47

四、确定作业动因 47

五、各作业成本核算 48

六、各作业成本汇总及分配 50

七、核算结果的比较 52

项目小结 52

思考与练习 53

实战演练——“康师傅”矿泉水的物流成本调查 55

项目三 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 56

案例导入——新官上任“放火”还是“被炒”? 57

任务一 掌握物流成本预测的概念、原理、程序与方法 58

一、物流成本预测的概念 58

二、物流成本预测的原理 58

三、物流成本预测的基本程序 59

四、物流成本预测的方法 59

任务二 掌握物流成本决策的概念、原则、程序和方法 67

一、物流成本决策的原则 67

二、物流成本决策的基本程序 68

三、物流成本决策的方法 69

案例分析——新官上任“放火”还是“被炒” 74

一、仓库吞吐量预测 74

二、库容需求预测 75

三、仓库规模预测 75

四、仓库规模方案 76

五、仓库规模决策 76

项目小结 77

思考与练习 78

实战演练——我国物流发展预测 80

项目四 物流成本预算 82

案例导入——华兴公司的物流成本预算问题 83

任务一 了解物流成本预算的含义、作用与内容 85

一、物流成本预算的含义及作用 85

二、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方式 86

任务二 熟悉物流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 87

一、物流成本弹性预算 87

二、物流成本零基预算 90

三、物流成本滚动预算 92

案例分析——华兴公司的物流成本预算 93

项目小结 94

思考与练习 96

实战演练——收集预算表 97

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 99

案例导入——大通快递公司的困惑 100

任务一 了解物流成本控制相关知识 100

一、物流成本控制分类 100

二、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 101

三、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 102

任务二 掌握目标成本法的特点与应用 103

一、目标成本法概述 103

二、物流目标成本制定的流程 105

三、物流目标成本实施的评价——价值工程 107

四、典型案例——黎明配送中心价值工程分析 109

任务三 掌握责任成本法的特点与应用 112

一、责任成本法概述 112

二、责任成本的计算方法 114

案例分析——大通快递公司责任成本法的应用 115

一、划分责任单位,判别成本的责任归属 115

二、确定责任目标,建立内部相关系统与机制 115

三、责任成本业绩报告与考核 115

项目小结 117

思考与练习 118

实战演练——航空托运服务的目标成本法演练 119

项目六 运输成本管理 121

案例导入——保运公司的困惑 122

任务一 了解运输成本管理基础知识 122

一、运输成本的概念 123

二、运输成本的分类 123

三、运输成本的特征 123

任务二 公路运输成本管理 124

一、公路运输成本核算 124

二、公路运输成本分析 129

任务三 水路运输成本管理 130

一、海运成本核算 130

二、海运成本分析 136

案例分析——保运公司运输成本管理 136

一、公路运输成本的核算 136

二、公路运输成本分析 138

项目小结 138

思考与练习 139

实战演练——“小小承运人” 141

项目七 仓储成本管理 143

案例导入——英迈公司的仓储管理 144

任务一 了解仓储成本管理基础知识 144

一、仓储成本的含义 144

二、仓储成本的特点 145

三、仓储成本的分类与构成 145

任务二 仓储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149

一、仓储成本核算 149

二、仓储成本分析 150

任务三 仓储成本的优化 151

一、不合理仓储的表现形式 152

二、仓储成本的优化途径 152

案例分析——英迈公司仓储成本管理 158

项目小结 160

思考与练习 160

实战演练——企业仓储成本的调查和分析 162

项目八 配送成本管理 163

案例导入——沃尔玛成功之道 164

任务一 了解配送成本管理的基础知识 164

一、配送的含义与基本流程 165

二、配送成本的特点 165

三、配送成本的分类与构成 166

任务二 配送成本核算与分析 168

一、配送成本核算 168

二、配送成本分析 173

任务三 配送成本的优化 174

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175

二、配送成本优化途径 175

案例分析——沃尔玛降低配送成本的途径 178

项目小结 179

思考与练习 179

实战演练——配送企业的成本分析 180

项目九 其他物流成本管理 182

案例分析——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的“瓶颈” 183

任务一 装卸搬运成本管理 183

一、装卸搬运概述 184

二、装卸搬运成本核算 185

三、装卸搬运成本的优化途径 186

任务二 包装成本管理 188

一、包装概述 189

二、包装成本核算 190

三、包装成本的优化途径 192

任务三 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管理 193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含义与分类 193

二、物流信息系统成本核算 194

三、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的优化途径 194

案例分析——降低装卸搬运成本的措施 195

项目小结 196

思考与练习 197

实战演练——关于包装成本的调查和分析 197

项目十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 199

案例导入——可口可乐(瑞典)公司绩效评价 200

任务一 了解物流成本绩效评价基础知识 200

一、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的含义与意义 201

二、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的步骤 202

任务二 掌握物流成本绩效评价指标 204

一、物流成本效益评价指标 204

二、物流作业评价指标 206

三、非财务评价指标 210

任务三 掌握物流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212

一、平衡记分卡法概述 212

二、平衡记分卡法在物流成本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213

案例分析——可口可乐(瑞士)公司平衡记分卡的应用 216

项目小结 217

思考与练习 218

实战演练——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调研报告 219

相关图书

基本信息

书名:物流成本管理

书号:978-7-113-08817-0

开本:16开

作者:张成龙

出版时间:2008-10-01

定价:32 元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

适合层次:高职高专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由“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物流系列”编委会组织编写。作者在积累多年从事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经典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根据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物流成本管理概述,物流成本的构成及核算,物流成本分析、预测与决策,物流成本控制,运输成本管理,仓储成本管理,配送成本管理,装卸搬运成本管理,包装成本管理,流通加工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等。本书除了侧重于物流成本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讲解以外,还突出了实训与技能演练、典型案例分析,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第一节 物流成本概述

第二节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第三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物流成本的构成及核算

第一节 物流成本构成及分类

第二节 物流成本核算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四节 物流作业成本法

第三章 物流成本分析、预测与决策

第一节 物流成本分析

第二节 物流成本预测

第三节 物流成本决策

第四章 物流成本控制

第一节 物流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目标成本法

第三节 标准成本法

第四节 预算成本控制法

第五节 责任成本法

第五章 运输成本管理

第一节 汽车运输成本管理

第二节 船舶运输成本管理

第三节 运费与运价的管理

第四节 运输成本优化

第六章 仓储成本管理

第一节 仓储成本概述

第二节 仓储成本核算

第三节 仓储成本分析与控制

第四节 仓储成本优化

第七章 配送成本管理

第一节 配送成本概述

第二节 配送成本核算

第三节 配送成本分析与控制

第四节 配送成本优化

第八章 装卸搬运成本管理

第一节 装卸搬运成本概述

第二节 装卸搬运成本核算

第三节 装卸搬运成本优化

第九章 包装成本管理

第一节 包装成本概述

第二节 包装成本核算

第三节 包装成本分析与控制

第十章 流通加工成本管理

第一节 流通加工成本概述

第二节 流通加工成本的核算

第三节 流通加工成本的优化

第十一章 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管理

第一节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成本构成

第三节 物流信息系统成本的计算与优化

第十二章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

第一节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概述

第二节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1]

参考资料

1.物流成本管理 · 豆瓣(引用日期:2018-10-1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