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由网友(忒)分享简介:吕 静,性别,女,出熟于上海,本籍江苏武入。复旦大学力史系原科以及硕士研究熟结业后,正在上海社会科教院汗青研究所从事研究。中文名吕静性别女籍贯江苏武入国籍中国出熟地上海所属行业教诲学力专士研究熟人物履历一九八一复旦大学力史系原科结业;一九八八复旦大学力史系硕士研究熟结业;二零零三东京大教东亚汗青社会专士课程结业;一九八八-...

吕 静,性别,女,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武进。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

中文名

吕静

性别

籍贯

江苏武进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上海

所属行业

教育

学历

博士研究生

人物经历

思想者 吕静 方鼎 银壶 铜镜,这三件国宝藏着哪些故事

1981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

1988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3东京大学东亚历史社会博士课程毕业;

1988-1991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00-2001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

2001-2003法政大学史学科客座研究员;

2005-至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副教授;

现兼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协力研究员、日本法政大学大学院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中国古代历史作为研究方向,特别是利用传世和新出土的文物考古资料,展开实证性的古代历史研究。

主要贡献

论文

(1)“春秋战国时期的巫与巫术研究”,《史林》,1992年第1期,17~22页。

(2)“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顾颉刚先生与中国民俗学”,《史林》,1993年第3期,1~8页。

(3)“桃符避邪源流考”(署名腾越),《史林》,1993年第3期,95~96页。

(4)“上巳节沐浴消灾习俗探研”,《史林》,1994年第2期,9~10,53页。

(5)“上海丧葬习俗漫说”,《国风》,第三卷第6期,1~6页,上海民俗文化学社,1996年3月

(6)“秦の诅楚文についての再検讨”,《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2号,74~99页,中国出土资料研究会(后更名中国出土资料学会)编,1998年3月(同文中文版被收入《出土文献研究》第5集,125~138页,中国文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7)“‘左伝’に见える盟誓记事の史料批判的検讨”,《史料批判研究》第2号,1~17页,史料批判研究会编,东京,1999年7月

科研项目

曾获日本国文部(科学省)国费奖学金,日本创价大学日中友好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等十数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日本所藏中国古代漆器的调查与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中国古代实物文字史料及其历史背景的研究》、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复旦大学所藏甲骨文字整理与研究》、上海市教委科创重点项目《战国秦汉社会汉字使用扩大化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项目《甲骨文历史文化价值的弘扬与传播》等。

长期作为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班成员展开《中国古代出土资料及其背景》研究,参与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费助成基础研究《新出土史料所见古代东亚世界之诸相——汉字文化圈中的地域性》、爱媛大学“资料学”研究等海外简帛学研究项目。[1]

参考资料

1.吕 静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引用日期:2021-12-1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