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2023最新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百科介绍)

由网友(你去爱那个渣渣)分享简介:《光亮取阴郁——德日2战反思录》是正在中国国民抗日战役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胜利七零周年之际拉出的1部纪录片。该片将德国取日原两个异为2战战败国的国度所持的两种看待汗青的立场举行了出现。德国检讨战役,日原否定侵略。中文名光亮取阴郁——德日2战反思录内 容德日两国看待2战汗青的立场播出时间二零一五年上映时间正在中国国民抗日战役暨...

《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部纪录片。该片将德国与日本两个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国家所持的两种对待历史的态度进行了呈现。德国反省战争,日本否认侵略。

中文名

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

内 容

德日两国对待二战历史的态度

播出时间

2015年

上映时间

光明与阴霾 德日二战反思录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纪录片《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播出。

影片介绍

纪录片呈现了两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德国通过70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而日本却出现百般抵赖侵略历史,修改教科书、领导人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逆动,严重冲撞国际公理和正义的底线。德日的对比,促使人们铭记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的一段话:“5月8日首先是一个记住人们苦难的日子。但也是我们反思历史的日子。我们越坦诚地面对这一天,我们就越能自由地面对责任……谁不反思历史,谁就会对现实盲目。谁不愿反思暴行,谁将来就可能会重蹈覆辙。”

日本外务省前中国课课长、政治学者浅井基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部纪录片着眼大局,从日本与德国在历史教科书以及教学方面的差异切入分析,这一视角难能可贵。从客观上来说,这一纪录片能够起到警醒的作用。“我希望这个纪录片能够再多制作一些其他语言的版本,在国际上广为流传”。

“在经历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选择正视历史,这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来自德国的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尔格·伍德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孩提时代和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就让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意识:德国承担着沉重的罪责。”

专家评议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表示,纪录片中真实的记录使人进一步认清,一个国家若要走正确的道路,必须勇于正视过去历史,汲取历史教训。只有这样,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才能有根本的改善,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才能改善。

正确认识历史,才有机会拥抱光明的未来

“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观看《光明与阴霾》后,不少专家都提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这番话。[1]

“历史告诉我们,当战火燃起,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杨伯江说,透过《光明与阴霾》,我们看到了围绕历史问题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抓紧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证据;我们更看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意志。我们祈愿和平,祈愿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能真正跨越战后,而对于试图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任何言行,绝不姑息。这是中国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

朱剑利说,在今天人类文明仍然面临大规模伤害的威胁面前,我们希望在尊重、敬畏人类社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在反对战争罪行方面,在反对贪婪国家方面,在摆脱野蛮掠夺方面,世界的价值观整体趋同。

“客观面对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犯了再大的错误也可以新生,可以有机会拥抱光明的未来。”张海鹏说:“在基本的历史事实面前遮遮掩掩,没有承认历史错误的意愿,还想掩盖错误,只能生活在未来的阴霾之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